抗性淀粉從GI指數上看普遍是比較低的,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長,但是釋放的速度比較慢,餐后血糖幾乎不會出現較大的升高,對預防糖尿病、低血糖都有積極的影響。
而且除了抗性淀粉對血糖的影響外,在食用全谷物食物后,也能保護腸道的健康,在多個研究實驗中發現,抗性淀粉能夠幫助人體補充膳食纖維,用富含膳食纖維的全谷物食物作為主食,取代精制碳水對減少多種慢性病的發病率也有一定的影響。
而且從營養本身來看,抗性淀粉本身屬于益生元,這種物質能夠在人體內為改善腸道環境起到一定的幫助,為腸道內的益生菌提供食物,改善腸道菌群,幫助起到預防代謝性疾病的作用。
為什么抗性淀粉有如此多的好處,很多人卻不接受?
由此可見,抗性淀粉的飲食方法能給健康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多的。但為什么很多人不能接受呢?主要的原因是“難吃”!拿米飯來舉例,剛煮熟的米飯中含有的淀粉大多是精制碳水,但是如果將它放涼甚至隔夜后,那么就可能產生比較多的抗性淀粉,這時口感變差了,但營養卻多了。
在一些精制碳水煮熟后,將它放涼,隨著溫度的降低后,那么其中的淀粉也可能出現變性,產生一定的抗性淀粉,從而在人體內能夠產生很多的好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樣的飲食,更何況生香蕉、全谷物食物等粗糙的口感更是讓人難以接受。
在可以接受的情況下,結合精制碳水和抗性淀粉飲食,或許對健康能更有好處,不妨試試看。
本篇文章版權歸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