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海鮮產品,其中含冰的現象大家已經習以為常,因為我們認為冰是為了給海鮮保鮮。而在超市里購買大蝦時,我們會發現蝦的表面含有一層冰,而且分量并不少。不少消費者甚至認為是商家故意增重,欺騙消費者,甚至部分消費者選擇投訴。
那么大蝦表面的冰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真的是為了增重嗎?
其實大蝦表面的冰又稱為冰衣,是海鮮產品包裝的普遍現象,也是國家允許的行為。通常這層冰衣起到以下4個作用:
1、隔絕蝦與外界空氣接觸,起到保鮮、防腐作用。
2、延緩蝦的氧化。因為海鮮蛋白含水量高,接觸氧氣后極容易發生氧化變黑。通過冰衣可隔絕氧氣同時減少與微生物的接觸。
3、防脫水作用。海鮮蛋白失去水分便失去了細膩、鮮嫩的口感,冰衣也起到了保存水分作用。
4、保持海鮮的完整。海鮮在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碰撞,有了冰衣的存在,可以大程度的保持魚蝦的完整,賣相更好。
包冰衣的流程
首先,將挑選好的海鮮放入冷凍室,進行速凍。這個過程中,水分少、同時需要震動,防止相互粘連在一起;其次,速凍后的海蝦經過0-3℃的冷水,便會在表面形成一層薄的冰衣。在工藝上,也稱為“鍍冰衣”。這個過程可能會重復幾次,為了保證冰衣的厚度。
其實我們這個過程,我們在家庭中也能做到。將瀝干水的海鮮放入冷凍柜,在表面出現冰霜時拿出放入冰水中,海鮮表面能形成冰衣。
不過,存在一些商家鉆空子現象,給海鮮包上多層冰,而在包裝上卻不注明凈重。導致市場上流傳“一斤凍蝦半斤冰”的說法。甚至看起來是大蝦,解凍后,卻縮小一半。
正因為存在這種現象,才有了“限冰令”。限冰令提出,標準規定對蝦的包冰量≤20%,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購買凍蝦時,避免挑選發黑的凍蝦。鮮蝦在冷凍過程中在蝦頭、蝦腿部分極容易發黑,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多酚氧化酶,這種酶類物質會讓酪氨酸產生黑色素,而讓蝦變黑。點擊藍字了解更多:吃蝦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去蝦線?現在知道還不晚
變黑的蝦不是腐爛的標準,也是能吃的,但說明了蝦不再新鮮。如果在市場上避免購買這種蝦,因為回家后不適合再保存,只能盡快食用,口感也遠不如鮮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