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忌多吃肉喝骨頭湯
有些人認為,骨折后多吃肉骨頭,多喝骨頭湯,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使骨折愈合時間推遲。
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 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
若骨折后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愈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欲作用,適量食用有益。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愈合的關鍵就是營養。在飲食上要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欲。適當多 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4、忌長期服中藥如三七片等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于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愈合不利。
首先,注意固定不要太緊。骨折病人經過整復和固定以后,要特別注意觀察石膏或夾板固定的是否太緊。如發現骨折部位的遠端(手指或腳趾)有血運障礙,即腫脹嚴重或皮膚發紫,應及時請骨科醫生處理。經常檢查石膏或夾板邊緣的皮膚有無受壓情況,如發紅或破潰時請醫生處理。
其次,加強功能鍛煉也很重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盡早下床活動,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體的運動,以促進血流循環,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復。
第三,抬高患肢。骨折后應抬高患肢(用枕頭墊起骨折的肢體)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防止過度腫脹。
第四,患者的臥床護理。骨折后長期臥床的病人,應睡木板床,有利于健康,還要注意定時翻身,按摩受壓的皮膚,防止發生褥瘡。
第五,飲食護理。家屬要照顧好患者的飲食起居,注意加強營養 ,常吃些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常喝些骨頭湯,以補充鈣質。
總結:一旦發生骨折,首先要注意臥床,不要亂動,也不要做一些高難度的事情,等到愈合的差不多可以適當鍛煉的時候,這時就要注意鍛煉,來幫助身體恢復,那么,在恢復期間一定要注意飲食,千萬不要吃一些對身體健康不利的食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