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內水的顏色不對不選
在超市購買活魚時,要看看“水色”。因為它是水質好壞的體現,如果呈現深綠色或是藍色,可能是藻類過多,說明很久沒有換過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會影響魚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動更換的水箱中的魚,一般會更鮮活。
生魚片冷凍后再吃
生魚片中可能會存在寄生蟲,寄生蟲對熱和低溫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條件下冷凍24小時后可被殺滅,而一般生魚片餐盤下的冰塊完全起不到殺滅寄生蟲的作用。所以,只有對原料的來源足夠放心,魚才能生著吃。
盡量蒸著吃
在所有的烹調方法中,蒸為健康,烹調溫度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護魚肉中絕大部分營養不被破壞。煮或燉,魚中的有一部分營養可能會流失于湯水中。燒烤的溫度較高,容易產生有害物質,并且烤魚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壞了魚低脂的健康特色。油炸含油量更高,對魚營養破壞更大,也不建議選用。
腌制過的不吃
水產品中可能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在干制或腌制過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質發生分解,產生胺類,和亞硝酸鹽結合成為亞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1、觀魚形。污染重的魚,形態異常,有的頭大尾小,脊椎彎曲甚至出現畸形,還有的表皮發黃、尾部發青。
2、看魚眼。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鮮魚;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皺或眼內有淤血的則不新鮮。
3、嗅魚鰓。新鮮魚的鰓絲呈鮮紅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魚的咸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不新鮮魚的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黏液腥臭。
4、摸魚體。新鮮魚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鱗片有光澤且與魚體貼附緊密,不易脫落;不新鮮魚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鱗片光澤度差且較易脫落。
5、掐魚肉。新鮮魚肉堅實有彈性,指壓后凹陷立即消失,無異味;不新鮮魚肉稍呈松散,指壓后凹陷消失得較慢,稍有腥臭味。
6、看魚腹。新鮮的魚腹部不膨脹,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鮮的魚肛孔稍凸出。
另外,在挑選淡水魚時,專家建議盡量選擇“小”魚,即生物鏈底層的魚類,比如草魚、大頭魚等,它們一般靠吃水草生存,相對于石斑魚、鱸魚、鱖魚等兇猛吃肉的魚類,體內有害物質含量更低。
活魚買回家后,可用清水養上一兩天;如果是已經殺死的魚,至少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左右。洗的時候魚鰓部分一定要去掉、洗凈。烹飪時應煮透、蒸透。
總結:吃魚是對身體非常好的一種飲食習慣,但是,如果您吃魚的時候,經常吃魚頭,或者是吃了不新鮮的魚,甚至是誤食了魚膽,這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長期如此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說,甚至有可能會出現中毒的情況,因此,在吃魚的是一定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