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親朋好友打電話來問我,吃了某種食物是否會致癌,讓我這個天天和食物打交道的人感覺很無奈。”馬力平說,我們可以簡單地將食物分為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三種,對于常吃的新鮮的單純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來說,人類都吃了幾千年了,幾乎不存在致癌的可能性。
生活中常吃哪些食物易致癌
過食溫熱性食物
所謂的溫熱性食物,一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溫度過高、過燙的食品;一是指屬于中醫藥性劃分中的溫熱之性食物。因為過于辛熱,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所以這類性質的食品易誘發的是消化系統的腫瘤。
過燙飲食是導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重要原因。飲食過熱,會損傷、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長期刺激下將誘導組織惡變。中國人的消化道腫瘤明顯高于西方人,就是與中國人多喜熱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熱湯,如菜湯、面糊等有關;相對于中國人,西方人的飲食較為簡單,平時少見熱湯,而多飲用果汁、可樂等冷飲。
酒為辛熱之性,長期飲酒,是消化系統腫瘤發病常見的因素。山東西南地區為食道癌的高發區,就與這一地區飲食中嗜熱、嗜酒有關。其實,早在196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認為酒精飲料的過度消費與口腔癌、喉癌及食道癌有關。在分別對江蘇啟東縣肝癌相對高發的通興鄉與相對低發的西寧鄉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前者肝癌病死率是后者的2.5倍。而兩鄉只有一路之隔,自然環境基本相同,吸煙率也相當,所不同的是肝癌高發區的人們愛喝酒,低發區的人們則喜歡飲茶。
同樣屬于中醫熱性食物的還有煎炸、熏烤的食物,這類食物因經過高溫的油炸和烤制,亦隨之變為熱性食品。經研究證實,長期食用此類食品,易于導致胃癌、腸癌、肝癌等。
就像中國人嗜茶一樣,西方人多喜喝咖啡。美國學者在經過5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后認為,咖啡因對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形成有一定影響。經常飲咖啡的人比不飲咖啡的人患這兩種癌的可能性大2~3倍。在胰腺癌患者中,至少一半是由于過多飲用咖啡引起的。
咸味太過
除了食鹽,咸味食物還包括咸菜、咸魚、咸肉以及其他腌制食品等。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常食腌制食品者食管癌發病的危險性是不常食用者的2.79倍。嗜食咸味食物容易導致的癌癥是胃癌。嗜食咸魚的日本漁民,胃癌、食道癌的發生較為普遍。嗜食咸魚亦是致鼻咽癌的一個重要因素。馬來西亞研究人員發現,沿海居民患鼻咽癌較多,原因與他們愛吃咸魚有關。我國普查資料證明,在胃癌高發區,人均每天攝人食鹽50克;而胃癌低發區,人均食鹽攝入量僅為6克左右。
實際上,鹽本身并不致癌,引起癌變的原因是高濃度的鹽溶液易破壞胃黏膜保護層,引起黏膜糜爛或潰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遭到致癌物質的入侵,就會產促使胃黏膜細胞局部癌變。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只是不可過量食用。一般認為,正常人攝鹽量應控制在每天6克以內。
霉爛食物
黃曲霉毒素已被公認為是強烈的致癌物,而黃曲霉菌富含于霉爛的谷物、玉米、花生中,該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易于生長繁殖,研究發現其可誘發實驗動物的多種腫瘤。這種因素是導致亞洲、非洲某些地區癌腫高發的重要原因。
腌制食品
亞硝酸鹽也是公認的致癌物,蔬菜、鮮肉等腌制后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鹽腌的干魚中,發酵的腌菜、泡菜、酸菜中,隔夜的煮熟白菜、香腸、肉類中都含有亞硝基化合物,如果經常食用這些食物就有致癌的危險。
以上為您介紹了生活中常見的致癌食物,我們可能現在非常喜歡吃這一類的東西,但是,由于其過高的致癌性,所以好還是少接觸這些食品為妙。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更美滿,健康的飲食習慣一定要養成。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關于致癌物的有關內容,這些食物你是不是中招了呢?你是不是還在吃呢?那就趕緊放下這些美味,尋找真正的健康美味吧!希望大家不要在追求一些不科學健康的飲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