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腎有毛病也可能導致腳后跟疼痛,補腎對治療腳后跟疼痛也有幫助,平常可以吃一些芝麻核桃粉、牛骨羊骨、海鮮類(甲魚、蝦子、干貝、海帶等)、蓮子粥、阿膠等補腎的食物。
4. 多喝牛奶豆漿等補鈣,平常多做一些腳部運動,比如散步、慢跑、競走,推薦好的運動是競走,然后還要每天拉一拉腿腳的韌帶,做一些壓腿伸展運動,注意體重不要超標。
5. 如果是由于骨質增生骨刺出現的腳后跟疼痛,那么需要到醫院去治療,普通的可以通過針灸和拔火罐治療,骨刺嚴重的需要開刀治療。
1.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數由于跟骨外傷,長期跑跳引起,因而在此期患者,跟骨骨骺正在發育階段應避免跑跳,尤其是高處跳下。在癥狀早期應注意此點。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于勞損,跖腱膜炎,跟骨結節滑囊炎,脂肪墊變性引起。此期應避免長期站立,長期行走,抬高足跟可以減輕足跟負荷。穿軟底、后跟部墊一軟而圓型墊,圓墊中央凹陷,高度約2~3厘米高,這樣使全身重心前移,減少足跟部受壓,減肥治療。
3.平足癥引起足跟痛是由于足弓減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傾倒,則在長期行走時疼痛出現,故應在足底中央墊一軟墊,軟墊高度2~3厘米,并使內側高外側低,中央高前后側逐漸變平,呈斜坡狀。
3.類風濕性跟骨炎,應先用藥控制類風濕后,并在鞋內墊軟墊。
4.外傷性跟骨痛多由于石膏固定不當,在制做石膏時足底應用力將濕石膏向足心擠壓,以免因長時固定石膏做成平底,而引起足弓消失。同時盡可能減少臥床時間,盡早下地步行鍛煉。避免脂肪墊萎縮。
注意事項
一、盡量避免穿著軟的薄底布鞋;
二、在足跟部應用厚的軟墊保護,也可以應用中空的跟痛墊來空置骨刺部位,以減輕局部摩擦、損傷;
三、經常做腳底蹬踏動作,增強跖腱膜的張力,加強其抗勞損的能力,減輕局部炎癥;
四、溫水泡腳,有條件時輔以理療,可以減輕局部炎癥,緩解疼痛;
五、當有持續性疼痛時,應該口服一些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
六、如果疼痛劇烈,嚴重影響行走時,局部封閉治療是療效快的治療方法。
總結:通過上文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腳跟疼是怎么回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導致腳跟的原因可能是足跟骨刺、足部外傷、足底筋膜勞損、穿鞋不當引。首先要找到疼痛的原因,然后再對癥治療哦。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