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收
參與者有斜方肌(特別是其中部纖維),大,小菱形肌及背闊肌(特別是其上部纖維)。應當明確,雖然前鋸肌與菱形肌在作用上是對抗的,但其共同作用時,可使肩胛脊柱緣貼近胸壁。肩胛提肌起于頸椎橫突,不但使肩胛向上,同時向前。菱形肌因附著于椎骨的棘突上,可使肩胛骨向上及向后。
肩背部疼痛患者很多,其常見原因為肩背局部骨或軟組織疾病所致。其他還有臟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疼痛。肌肉急慢性損傷,疲勞痙攣,脊柱疲勞姿勢不正有可能導致背痛。
也可能是由于臟器等原因的反射疼痛,比如闌尾炎,有時會導致胃部,背部反射區疼痛。頸椎問題也可能導致背痛。你說的比較簡略,所以導致你的這種癥狀的原因不能確定,你應該去醫院診斷。
肩胛骨尖疼怎么辦
1、進行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運動,前上舉、后伸、內收、外展、內外前后旋轉。
2、腰前彎90度,上肢自然下垂,肌肉放松,作前后左右擺動和畫圈動作。
3、雙上肢體前交叉,向雙側外展平舉再上舉過頭頂,然后屈肘,雙手觸頭后枕部,還原。
4、雙手指交叉互握,上舉放頭后枕部,肘部內外前后運動,盡量用力向外向后,重復數次。
5、面向墻壁,足尖距墻約20-30厘米,患肢手指觸墻,向上爬,盡量爬高,還原,原地轉90度,患肢側面對墻壁,手指沿墻壁盡量向上爬,還原。
6、背靠墻壁,雙肘屈曲90度,上臂緊貼軀干和墻壁,手心朝上,向外向后,用拇指尖盡量觸及墻壁,然后手心朝下使拇指觸及上腹部。
7、雙手指交叉互握在背部,肘伸直,用健肢將患肢拉向健側,還原,接著雙指指觸后腰部,屈肘,雙拇指向背上方運動,盡量到高處,還原。
肩胛骨穴位有哪些呢
肩胛骨附近有肩井、肩髃、秉風、天宗、肩貞、肩內陵、曲池、合谷、七星臺(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臑俞、肩貞)等。秉風,在肩胛部,肩胛岡上窩中央,天宗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天宗,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七星臺,在肩關節后下方,臂內收時,腋后紋頭上1寸。
臑俞,在肩部,當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曲垣,在肩胛部,岡上窩內側端,當臑俞與第二胸椎棘突連線的中點處。肩外俞,在背部,當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肩中俞,在背部,當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
結語:看了以上文章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肩胛骨處于人體中哪一個部分已經都清楚了吧,有時候因為我們過度勞累過著其他原因都會引起肩胛骨的疼痛,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根據疼痛的程度來決定是否要去醫院爭端了,如果不是太嚴重,我們可以按肩胛骨的穴位來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