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好處是非常大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練習太極拳,這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掌握太極拳一定的練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教程來了解一下吧!
太極拳強身健體的練習方法
太極拳其實有效結合了中醫原理,經常練習太極拳能打通身體經絡,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堅持練習可預防多種疾病。
1、形不破體
動作招式圓綿連活、隨曲就伸、偏沉則隨,內外相合、自然舒適,柔凈飄逸,進入實現演練太極拳和日常生活中,均做到松穩慢勻。
2、氣不涌出
練太極拳千萬不要追求氣感,亦不能讓氣在身體的某個部位集聚,要“氣遍周身不稍滯”;更不能隨意發脾氣。
太極拳擁有獨特的呼吸方式,通過太極拳的腹式呼吸,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身體吸氧能力,提高身體免疫功能。
3、意不著相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這個境界,需一定時間的錘煉和默識揣摩,錘煉和默識揣摩的重要內容是松空圓滿。
4、神不外露
行拳走架和日常生活中,要收視返聽,七分向內,三分向外,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乃至于無為。”要逐漸實現松化靜定。
強身健體的關鍵,是建立有效補充生命能量(精氣神)和解除疲勞的秘密通道,這個通道,藏在太極拳中,有心人一定要發現之、踐行之,深悟之。
太極拳的常見練習方法
一、落胯
落胯在太極拳中是非常多見的,在練習弓步樁和弓步的拳式定勢大腦時候都會用到“落胯”,練好落胯是非常重要的。
松開弓步前實腿的前胯和后胯,擺正髖骨盆的胯根往內收,是身正勢穩的下盤姿勢,亦有老練家稱為“沉胯”。
既然是擺正髖骨盆的身正,胯根往內收的轉動橫向幅度就沒有扣胯、轉胯那么大;胯根往內收的墜落幅度是恰到好處的盡量收。
二、扣胯
“扣胯”用于側身半馬步的定勢和弓步拳勢的虛實過渡動作等,“實腿扣胯后虛腿提腳(簡稱扣胯提腳)”,比如“右摟膝拗步掌”至“左摟膝拗步掌”、 “右野馬分鬃”至“左野馬分鬃”的過渡動作。
有人提問:“扣胯有什么功效作用?” 我回答:“一是使其中實腿腳底更加沉穩;二是帶動其中虛腿腳跟、腳掌提起離地。”
從基本功的虛步扣胯功可以看出,實腿的腹股溝內收而扣胯,同時乘松沉至腳底之勢帶動虛腿腳跟、腳掌提起離地。亦有老練家稱為“咬胯”,意念胯根處腹向腿咬去的狀態,很形象說明了“扣胯”的技術內涵之一是沉實。
在練時,胯根往內收的轉外幅度比“落胯”要大、比“轉胯”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