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性角膜病變
麻風性角膜病變簡介
麻風(leprosy)是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極為慢性具較低傳染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膚及外周神經,嚴重者可致容貌毀損和肢體畸殘。該病流行廣泛,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麻風除侵及皮膚及外周神經引起麻風結節病變外,還可侵犯體內各臟器及組織,眼也是最常受累的器官。25%的病人可以引起麻風性角膜炎(leprotic keratitis),患者不僅失去觸摸的感覺,還喪失視力,是一個不可逆的雙重悲劇,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在20世紀末全球消滅麻風的宏偉計劃,雖然取得了相當顯著的成績但至今麻風仍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據中國麻風協會最近統計我國剩下病例已不足7萬。目前發病已大幅度下降隨著麻風患者的減少,需要更好的早期診斷方法,麻風及麻風反應的治療仍遠不理想,而為高危人群需求的麻風菌苗的效果仍有待評價由于我國政府對麻風的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視,在20世紀末已基本實現了消滅麻風的計劃目標。除在西部及邊遠山區尚有少數遺留的現癥患者外,全國已基本未出現新的感染病例。
麻風性角膜病變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保:非醫保疾病
發病部位:眼 全身
傳染性: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飛沫傳播,接觸傳播
潛伏期:平均為2~5年,短者數月,長者超過十年
潛伏期表現: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適,肌肉和關節酸痛,四肢感覺異常等全身前軀癥狀。
多發人群:所有人群
相關癥狀:角膜混濁 紅眼 淚溢 視力障礙 倒睫
并發疾病:角膜病
麻風性角膜病變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眼科 傳染科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5000元)
治愈率:65%
治療周期:8-12周
相關檢查:角膜厚度測量 麻風病的間接熒光抗體吸收試驗(FLA-ABS試驗)
常用藥品:氯霉素滴眼液 氯霉素滴眼液 撥云退翳丸
麻風性角膜病變去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暫無相關資料
就診時長:暫無相關資料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暫無相關資料
就診前準備:暫無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