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是名副其實的食藥兩用的食材,在食用方面,自不必說,它的口感,綿軟細膩,無論是蒸煮燜炒都別具風味,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同時在中醫看來,山藥一樣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藥,它味甘性平,具有滋養強身、補脾養胃等功效,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出發,山藥又有哪些養生功效呢?
幫助消化
山藥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它們可以有效地改善脾胃的消化功能;再者,山藥中的膳食纖維也很豐富,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幫助對食物進行消化吸。
安神健腦
山藥可以有效地促進大腦分泌脫氫表雄酮,這種荷爾蒙可以起到鎮定安神的作用,對改善睡眠質量很有幫助;此外,山藥中所含的膽堿和卵磷脂,對提高大腦的記憶力,保持大腦的年輕大有裨益。
穩定血糖
山藥還能起到穩定血糖的作用,在我們清洗山藥時,會發現山藥中含有大量的粘液,這是山藥中富含的粘液蛋白所造成的,當食用山藥后,這種物質會將腸道內的食物包裹住,使糖分被緩慢地吸收,從而防止血糖急劇增高。
降低膽固醇
膽固醇過高,是誘發各類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而山藥中所含的淀粉酶、膳食纖維等物質,可以將過量的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防止其在血液中大量留存,降低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幾率。
雖然山藥有這么多的養生功效,但是在食用時,一些禁忌一定要規避,否則不但無法將功效發揮,甚至還會危害健康。
食用適量
雖說有諸多養生功效,但食用山藥一定要注意量的把控,它含有豐富的淀粉,過量的食用不但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還會導致血糖升高的情況。對于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雖說能穩定血糖,但過量食用反而適得其反。
忌與堿性藥物同食
吃山藥的時候,避免服用蘇打片、胃藥等堿性藥物,因為堿性藥物會使山藥中的淀粉酶失效,從何降低山藥的營養價值。
便秘者不宜食用
山藥中雖然含有纖維素,食物的消化有所幫助,但它的淀粉含量較多,對于原本就患有腹脹、便秘患者而言,食用后容易加重病情,因此,好避免食用。
山藥雖然養人,但是如果未掌握正確地吃法,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上述的這些事項,在食用山藥時,一些要避免。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