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喝咖啡,將使由酒精轉變而來的乙醛快速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排出體外。
咖啡可以消除疲勞
要消除疲勞,必須補充營養、休息與睡眠、促進代謝功能,而咖啡則具有這些功能。
一日三杯咖啡可預防膽結石
對于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刺激膽囊收縮,并減少膽汁內容易形成膽結石的膽固醇,新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的男性,得膽結石的機率低于40%。
常喝咖啡可防止放射線傷害
放射線傷害尤其是電器的輻射已成為目前較突出的一種污染。印度笆巴原子研究人員在老鼠實驗中得到這一結論,并表示可以應用到人類。
咖啡的保健醫療功能
咖啡具有抗氧化及護心、強筋骨、利腰膝、開胃促食、消脂消積、利竅除濕、活血化淤、息風止痙等作用。
咖啡對情緒的影響力
實驗表明,一般人一天吸收300毫克(約3杯煮泡咖啡)的咖啡因,對一個人的機警和情緒會帶來良好的影響。
通便
咖啡對大約三分之一的健康人,會有刺激排便的作用。偶爾排便不順暢時,喝杯濃咖啡,會有意想不到的通便效果。
抑制哮喘
咖啡里的咖啡因,可以抑制哮喘。當哮喘發作,緊急時可以給患者喝兩杯濃咖啡,因咖啡有支氣管藥物的功效。常喝咖啡者較少氣喘。
加速脂肪的分解
咖啡因的確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但是同時更要靠肌肉的運動,才能將多余的脂肪酸轉變成熱能消耗掉,如果沒有經過與之配合的運動,多余的脂肪酸又順著血流重新流回,重新堆積起脂肪。所以喝咖啡以后需要同時積極動起來,能發揮真正的減肥功效。
咖啡致癌的說法,主要緣起于其所含有的丙烯酰胺。它的確是一種潛在的致癌物質,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其歸為2類致癌物(2A),即人類可能致癌物。目前對丙烯酰胺的研究僅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并無可靠研究能切實證明丙烯酰胺對人體能必然致癌。
咖啡豆中的丙烯酰胺主要來源于其在烘烤過程中發生美拉德反應產生的副產物。美拉德反應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產生焦香味道的一種普遍反應,它是許多焙烤食物的主要風味來源。事實上,許多經由高溫處理的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類食物都會含有丙烯酰胺,甚至連我們認為具有滋補效果的紅糖、黑糖,在其制作的熬制過程中也會產生丙烯酰胺。
根據國際知名的《食品與化學品毒物學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在2010年刊載「人類對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攝取量的預估」(Estimation of safedietary intake levels ofacrylamide for humans)一文中提供可靠的科學數據來看,人類對丙烯酰胺的每日耐受量(TDI)為每公斤體重攝入2.6微克至16微克,則70公斤的人對丙烯酰胺的耐受量為182微克,若超過了該耐受量則可能會有患癌風險。
而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0.45微克,即7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要喝404杯咖啡才會達到致癌劑量。因此,咖啡愛好者完全不必聞“丙烯酰胺”色變,正常每日喝1-2杯咖啡是完全不會有致癌風險的。
總結:通過小編上述的介紹,相信大家應該更加了解關于咖啡方面的知識。這時大多數人經常會喝的飲料之一,人們對于它的健康方面也會格外的關注,希望小編的介紹能夠為大家解除對喝咖啡的困惑,能夠放心的去接觸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