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逆境中的心理保健
自來到人世間,跨進社會之時,我們便踏上了一條不平坦的人生之路。
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有許多美好的幻想、憧憬、期待和希冀,為了實現它們,我們會做出種種的努力。當我們在努力過程中受到多種阻礙、壓力,迫使我們不得不停止努力時,便是遇到了挫折。如果挫折持續時間較長,影響范圍大,使我們處于一種不利的人生位置,便稱之為身處逆境。
可見逆境是挫折與失敗感的持續所造成的一種工作、生活和心理上的困境。因此克服逆境,首先要從克服挫折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開始。
人們遇到的挫折是多種多樣的,如病殘、生理缺陷、家庭困難、親人亡故、情場失意、升學考試失敗等生活上的挫折;科學課題久攻不克,工作成果不被重視,職業與自我期待相距甚遠,改革創新宏圖得不到施展等事業上的挫折;政治上蒙冤受屈,銳意改革受到譏笑、誤解、冷落或誣告;主觀上的失誤和失足而抬不起頭來的挫折等等,都可能造成人身的逆境。因此,盡快消除挫折感,是避免身處逆境的重要心理學方法。
積極地消除心理挫折,走出逆境應左傲一下幾個方面。
1、認真、理智地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找準消除挫折的突破口
造成人身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是主觀與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個人來說,如目標選擇是否得當,對客觀條件的許可和存在是否估計得較為準確,時機的把握、策略的采用、方式方法的運用等是否得當,個人性格、氣質方面是否合適等等,都對努力的成敗有影響。從客觀上講,社會環境的好壞,身邊人的意識思想、作風、習俗等,都對人的行動起作用。主觀意識上的局限,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和弱點,往往是挫折產生的內在因素;而客觀條件的優劣,又往往起著減輕或加重挫折感程度的作用。
三國時的“火燒赤壁”是曹操軍事和政治生涯中遭受的一次重大挫折。究其原因,主觀上是因為曹操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低估了南方的氣候、自然條件給北方兵所帶來的不適應程度,犯了大意輕敵犯了錯誤。客觀原因是:長江天險的橫阻,疾病的流行和強勁的東風助陣。如果只是某一方面的原因,曹操多也只是攻擊受阻,不至于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而敗走華容道。
個人的挫折,還往往受到歷史時代的影響。“十年動亂”期間,許多人蒙冤受屈就是見證。在任何一個社會變革時期,新與舊的矛盾總是存在,人們總是有適應于不適應的,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出現社會適應過程中的各種挫折。
這樣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后,才能找到克服挫折的突破口,對癥下藥。
2、正確認識挫折,提高心理受挫能力
人一旦遭受挫折后,都會產生一種挫折感。但這種挫折感 程度并不是一樣的,這既與挫折本身的嚴重程度有關,更與一個人的性格、氣質和意志水平、自我期待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關。而對挫折的正確認識,在戰勝心理挫折的過程中又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遇到挫折和失敗,我們不妨這樣認識它:
感謝挫折,你猶如一副清醒劑,在我們對社會、對自我出現偏差之時,在我們偏離目標或脫離實際之時亮出了紅牌警告,使我們清醒過來,重新認識環境和困難,重心調整自己的人生目標。感謝挫折,你猶如一座加壓泵,促使我們調集全身心的力量去面對現實,努力奮斗;使我們的心理受到錘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有兩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曾對400位成功者進行調查,發現其中四分之三的人都受過各種挫折的磨練。中國也有人做過統計,發現成名作家中,絕大多數經歷過生活坎坷之路。屈原為讒言所害,遭貶放逐而賦《離騷》;司馬遷受宮刑后作《史記》;曹雪芹舉家食粥而作《紅樓夢》,等等。無數事例表明,身在順境時,因為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容易產生惰性;而身處逆境,遭受挫折壓力,就往往會使人迫于境遇,銳意進取。這時,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會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促使人們得到成就。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我失敗了,但我不是失敗者。古今中外,蕓蕓眾生,誰沒有失敗過?但我絕不是失敗者,因為成功的道理有千萬條,希望之光并未熄滅,只要奮斗精神為止,我總有一條會取得成功的。
失敗,這只是對奮斗過程中某一環節的努力的評價;而失敗者,卻是對于一個人整個一生的論斷。前者使人覺得還有希望,而后者卻只帶給人極度的失望與消沉。因此,不要輕易承認自己是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