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癌癥其實是每一個人都要學習的事情,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不注意生活習慣,于是導致了癌癥的滋生,這樣的情況是十分可怕的。那么,有哪些好習慣可以幫助我們預防癌癥呢?今天的健康之路節目將為大家來繼續講解,一起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預防癌癥
1.戒煙
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癥將減少1/3。
2.干家務
每天花6個小時干家務活、快走或種花種菜,可以使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降低13%。每天活動2.5小時可使乳腺癌危險降低8%。
3.少喝酒
45歲以上的男性如果少喝酒甚至不喝酒,就可減少五成得食管癌的風險。
4.少吃糖少喝甜飲料
癌細胞喜歡的“食物”就是糖。日本的一項研究指出,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會被癌細胞消耗掉,成為滋養它的營養成分。《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也有報道,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
5.少吃香腸烤肉
經常食用經過加工的肉食,如臘肉、香腸等,將大大增加患腸癌風險,男人尤其如此。
6.忌辛辣刺激
不要過多地食用咸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7.規律生活
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癥。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各種癌癥疾病遠離自己。
8.一周吃三頓素
很多人認為一天不吃肉,就做到了健康飲食,其實是不對的,如果其他6天都是大魚大肉、胡吃海喝,禁肉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其他幾天,肉食的攝入量也應控制在每人每天50~75克紅肉和50~100克白肉之間。
9.手機用得越少越好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宣布,在用一周時間集中整理與手機使用和腦腫瘤有關的科學資料之后,他們決定把手機使用的無線電頻率電磁場歸類為“可能致癌物”。建議使用者盡量用耳機,避免手機長時間貼近頭部。
10.水果蔬菜當零食
選擇好零食的種類,對控制熱量攝入十分必要。建議少吃薯片、火腿腸等高油高脂食物,可以選擇蔬菜、水果等食物增加纖維素的攝入,這樣既可以增強飽腹感,也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
哪些人容易得癌癥
1、喜歡吃燙食者
據研究,喜歡吃燙食的人易患食管癌。吃進滾燙的茶、湯、粥、羹之類的飲食,會灼傷食管黏膜并使之壞死,長期下去,可使該部癌變。醫學研究發現,經常飲用高溫(80℃以上)茶水有可能燙傷食管,而茶中的鞣質可以在損傷部位沉積,不斷刺激食管上皮細胞,使之發生突變,突變細胞大量增殖后即可變成癌組織。
2、進食過快者
進食速度過快,一方面狼吞虎咽會使食管黏膜保護層遭到破壞,使其容易受到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種致癌物的侵害而發生癌變。另一方面,進食過快,不能發揮唾液的抗癌作用,唾液是人體特有的抗癌劑。
3、偏肉食者
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是誘發某些癌癥的因素之一。美國哈佛大學專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為主食的女性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幾次肉者高出2.5倍。日本人目前每天的脂肪攝取量比50年代增加了4倍,伴隨而來的卻是癌癥發病率的直線上升。
4、維生素缺乏者
瑞士專家認為,體內保護性維生素低的人易遭受癌癥的侵犯。如維生素A缺乏者患胃癌的危險增加3.5倍,患其他癌癥的危險增加2倍多;維生素C缺乏者罹患膀胱癌、食管癌、腎上腺癌的危險增高2倍;在維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咽癌、肺癌、胃癌、腸癌和宮頸癌等患病率均增高。
5、肥胖者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表明,肥胖女性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女性高2倍。美國癌癥中心報告,腰部以上特別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正常者4~6倍。故對于體重超標30%以上的人,減肥便成為防癌的重要。
本期嘉賓介紹
女,畢業于湖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供職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領域:胸部腫瘤的同步放化療。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