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老年人經常會出現腿腳酸疼,特別是在上下樓梯的時候,疼痛感更為強烈,導致疼痛的原因就是膝關節炎,那么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哪些呢,膝關節疼可以運動嗎,接下來跟著BTV健康北京特邀專家林劍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膝關節疼可以運動嗎
適當的運動對于膝關節疼痛的患者是有益的。運動有助于緩解關節的疼痛和僵硬,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并有助于保持關節的柔韌性和活動度。
但對于膝關節疼痛的患者要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如騎車、步行和游泳等都是適合的運動,而登山、跑步等則是不適合的。生命在于運動,用進廢退,特別是步入衰老的中老年人,往往還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疾患,一味地遠離任何運動是不正確的。
膝關節疼痛的原因
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是運動員的一種常見損傷,軟骨,特別是半月板,在運動時,是人體易受傷的部分。 在下肢負重,足部固定,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運動中,隊員在防守時突然轉身魚躍救球的動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表現出腫脹和滑落感,并且在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但這個情況應該不在你考慮的范圍內。受半月板傷病影響的NBA球星數不勝數,你可以看看布蘭登.羅伊的傷病史。那樣你大概可以了解這個概念了。
脂肪墊勞損
脂肪墊充填于膝關節前部的間隙,有加強關節穩定和減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墊勞損的發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并發生炎癥,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
這種損傷多發生于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患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并不受到限制。勞累后癥狀明顯。
考慮骨質增生
膝關節骨質增生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以關節軟骨和鄰近骨的退行性質病變為主要特征,終引起關節疼痛和僵硬,是影響健康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
膝關節退行性變,關節軟骨磨損變薄后繼發骨質增生,這種病一般表現為關節疼痛,特別是上下樓時疼得更厲害,不能下蹲等.屬于無菌性炎癥,打針吃消炎藥是沒有辦法消除無菌性炎癥的。
治療可以選擇純中藥制劑的膏藥外,治外治安全無副作用可以說是理想的治療辦法。既避免了口服止痛藥引起的胃腸不適,肝腎損害,又避免了手術痛苦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而且康復后不易復發。
膝關節骨炎
這種病癥多見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負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關節炎會腫脹而疼痛,有時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現內翻畸形并伴有內側疼痛。
膝關節韌帶損傷
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內側副韌帶損傷占絕大多數。
以這種損傷為例,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內側疼痛、壓痛,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膝內側有腫脹,幾天后會出現瘀斑。膝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以上引起膝關節疼痛的5種損傷單靠日常保健是無法自愈的。
本期嘉賓介紹
林劍浩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關節科主任。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工作(20016-2020年)脊柱和關節病領域領銜專家,北京市首批健康科普專家。1988年浙江醫科大學畢業。1994年獲北京醫科大學外科博士學位。
師從中國關節外科先驅呂厚山教授。1996年北京積水潭醫院進修創傷骨科。1998~2000年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從事骨科研究。2001~2002年以及2007年先后赴美國的骨科醫院(特種外科醫院,HSS)關節科和足踝科做訪問學者。
從事各種關節炎的外科治療,特別是下肢髖、膝關節置換和足踝病的矯形。重點研究方向包括:老年常見骨關節炎的綜合治療與預防;人工關節置換療效的長期隨訪;骨關節炎發病機制分析等。現為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學會理事(board member,2014-2017年)。中國老年學學會脊柱關節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關節外科雜志》編委會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