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冬至養生食物有哪些
1、餃子
冬至吃餃子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冬至餃子是漢族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地區,指冬至節吃水餃或餛飩的習俗。
2、湯圓
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冬至吃湯圓。冬至吃湯圓除有團圓、圓滿之意,也具有“取圓以達陽氣”之意。因為自古民間即有天地的觀念,天代表陽、乾,冬至之后陽氣開始日漸回升,故言“冬至一陽生”為使陽氣回復,于是以圓象徵迎接陽氣,此外,大團圓、凡事圓滿乃民間普遍的期望,吃湯圓祈求圓滿更是人們共同的心愿。
3、狗肉
狗肉能夠起到補氣和溫腎助陽的作用,是冬季進補的佳選擇之一。
4、八寶粥
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5、堅果
中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其他季節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臟器“腎”正好呼應。適量食用堅果,稱得上是冬至養生的竅門。
6、核桃
核桃有著多種營養物質,能夠防止細胞老化、健腦、增強記憶力及延緩衰老的作用。中醫認為核桃仁味性甘溫,有“黑發,固精,治燥,調血之功”。每天吃20克左右核桃,能補腎固精,潤肺止咳、化痰定喘,順氣補血。無論生食、炒食,還是配制糕點、糖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食用時不要去掉其表面的褐色薄皮。
7、蘿卜
民間有言:“冬至蘿卜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又說:“冬季蘿卜賽過小人參。”所以冬至吃蘿卜滋補,在冬至夜,正適合燉上一鍋熱乎乎的蘿卜排骨湯,補充營養,滋補身體,又能增強抗寒能力。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冬至養生的相關常識,通過文中的介紹, 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冬至這天人們的飲食習慣,當然,為了飲食健康,人們也會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做出適合自己的營養美食,獻給冬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