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頭骨折
一般治療
一、手術治療
視骨折類型及患者年齡等因素不同,治療要求亦有所差異。
1.嵌入型 對無移位者僅以三角巾懸吊固定4周左右。對有成角移位者應先行復位,青壯年者以固定于外展架上為宜。
2.粉碎型 手法復位后外展架固定4~5周。手法復位失敗者可將患肢置于外展位牽引3~4周,并及早開始功能活動。亦可行開放復位及內固定術,內固定物切勿突出到關節腔內,以防繼發創傷性關節炎。對開放復位后仍無法維持對位或關節面嚴重缺損(缺損面積超過50%)者,可采取人工肱骨頭置換術,尤其適用于年齡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
3.有游離骨片者 手法復位一般難以還納,可行開放復位,對難以還納者,可將其摘除。
4.晚期病例 以補救性手術為主,包括關節面修整術、肱二頭肌肌腱的腱溝修整術、關節內游離體摘除術、肩關節成形術及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肱骨頭骨折中醫治療
辨證論治
一、中醫偏方
1.初期
【治法】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方藥】
1.主方和營止痛湯(錢秀昌《傷科補要》)
處方:續斷12克,赤芍9克,當歸尾9克,烏藥9克,蘇木6克,陳皮6克,桃仁6克,川芎6克,乳香6克,沒藥6克,木通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外用方雙柏散(上海中醫學院主編《中醫傷科學講義》)
處方:側柏葉2份,黃柏l份,大黃1份,薄荷l份,澤蘭1份。共研細末,以水、蜜糖煮熱,調成厚糊狀,外敷患處。
3.中成藥云南白藥,口服,每次0.5克,每日3次。
2.中期
【治法】 接骨續損。
【方藥】
主方生血補髓湯(《錢秀昌《傷科補要》)
處方:生地黃12克,白芍9克,黃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當歸9克,續斷9克,牛膝9克,川芎6克,紅花5克。水煎服,每日1劑。
3.后期
【治法】 養氣血,補肝腎,壯筋骨。
【方藥】
1.主方補腎壯筋湯(《錢秀昌《傷科補要》)加減
處方:熟地黃12克,當歸12克,續斷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杜仲1
0克,白芍10克,黃芪15克,自然銅12克,土鱉蟲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外用方骨科外洗二方(廣東中醫學院《外傷科學》)
處方:桂枝15克,威靈仙15克,防風15克,五加皮15克,細辛10克,荊芥10克,沒藥10克。煎水熏洗患肢,每日1劑。解除夾板外固定后使用。
二、中醫治療
肱骨外科頸骨折的練功活動 復位固定后應鼓勵患者積極進行適當的練功活動,對中老年患者尤為重要。初期先讓患者握拳,屈伸肘、腕關節及舒縮上肢肌肉等活動。3周后逐漸練習肩關節各方向活動。4周解除外固定后,應配合中藥熏洗和手法理筋,以促進肩關節功能恢復。
肱骨外科頸骨折的理筋手法 先點按肩髑、臂膈、天宗、曲池、合谷等穴,然后在肩部進行揉按、拿捏、側滾等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