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
一、癥狀:
1.潛伏期5~6天,初起為紅色或紫紅色的小丘疹,質地堅硬,以后擴大成為頂端扁平水皰,能發展成出血性大皰或膿皰,中央可有臍凹,大小為2~3cm,最大可達5cm,在24~48h內皰破表面覆蓋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色暈,其外再繞以紅暈,以后變成乳頭瘤樣結節,最后變平,干燥,結痂而自愈,病程一般為3周,也可長達5~6周,獲得永久性免疫,再次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較常見,皮損數目不多,為單個或數個,好發于手指,手,前臂及面部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輕微腫痛及瘙癢外,無全身癥狀或僅有微熱,局部淋巴結腫大,有些病人在發病后2周時,軀干部可發生一過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側出現多形紅斑樣皮疹,巨大的向外生長的皮損,類似化膿性肉芽腫或惡性腫瘤,可見于免疫力低下或AD患者,偶可見病毒血癥,表現為廣泛的丘疹,水皰或大皰性皮損。
2.根據接觸史,典型皮疹,自愈過程,一般不難診斷,如有懷疑,可將損害的痂皮或活檢組織放在電鏡下觀察,如發現病毒包涵體可明確診斷,在組織培養上病毒生長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