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感冒
心理感冒癥狀診斷
一、癥狀
心理感冒,常由于外界環境、氣候以及人際關系的變化而發病。心理感冒主要癥狀,表現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種種欲望和精神需求遇到困難和挫時,所產生的各種內心矛盾沖突、思想斗爭等緊張情緒的反應狀態。在心理上表現為情緒波動、激亢和消極、焦慮,使心理上暫時失衡,并出現程度不同的煩惱、緊張、不安、憤怒、憎恨、憂愁、悲傷、恐懼、痛苦等等;在生理上會出現一系列癥狀,如頭暈、頭痛、失眠、食欲不振、心悸、氣促等等。
首先,抑郁癥有三大主要癥狀: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其實很多人對它不陌生,但需注意抑郁癥與一般的“不高興”有著本質區別,它有以下明顯的特征,
情緒低落,就是高興不起來,總是憂愁傷感,甚至厭世悲觀絕望,乃至有自殺的念頭和行為。
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變笨了,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
運動抑制,就是渾身無力發懶,不想活動。走路緩慢,不喜歡與人交流,自發言語明顯減少,老覺得活得太累等。嚴重的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
其次,具備以上典型“心理感冒”癥狀的患者并不多見。有時可能是其中的一點或兩點,但心情壓抑、興趣喪失、焦慮、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整日唉聲嘆氣,甚至以淚洗面等,都是抑郁癥的常見癥狀,特別是突然自信心不足了,做事憂郁,擔心自己做不好,這時就要警惕,是不是有“心理感冒”的前驅癥狀了。
還有很多患者是以身體不適為主要表現:有頑固性失眠及早醒等睡眠障礙,伴有健忘、乏力;找不到器質性病變的頭痛、身痛、肢痛、腰痛等;無原因的腹脹、腹瀉、厭食、惡心及胃部不適;莫名其妙的心慌、心悸以及涉及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不適,但各種檢查卻均為正常。一般老年患者多見。這些患者往往就診于綜合醫院的一般門診,各項化驗檢查顯示正常,找不到身體不適的原因,也最容易造成誤診。如果您或您的父母家人感到身體不適,又查不到其他器質性疾病,建議到醫院精神科就診,也許精神科醫生會幫助您或您的家人盡快恢復健康。
再次,嚴重的“心理感冒”抑郁癥患者由于情緒低落、悲觀厭世,很容易產生自殺念頭,并且,由于患者思路清晰,實施自殺的成功率也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會自殺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癥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殺者可能生前已患有嚴重的抑郁癥,只不過沒被及時發現罷了。由于自殺是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才發生的,所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對抑郁癥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經自殺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癥。
由于早期患者“心理感冒”癥狀表現比較輕微或不太典型,往往容易被忽視,直到情況嚴重甚至發生意外時,人們才開始警覺,但為時已晚,所以及時識別自身的心理問題,承認它并積極進行調節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類
心理感冒,在臨床上表現有輕型和重型之分。它與人的精神免疫力強弱有關,同樣的外界氣候變化作用于不同人時,其心理感冒的反應就截然不同。有的人表現輕,有的人表現重,主要視人的機體精神免疫力強弱程度而定。如輕型心理感冒表現為人的心理欲望、動機的矛盾沖突,心理上的一時失衡。一般來說遭遇困難和挫折等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時,人們往往可通過人體高級神經的自控系統,對現實中遇到的矛盾和挫折進行理智分析,很快找出解決辦法,達到一通百通。他們有的通過找知己談談心,傾吐衷腸;有的讀書看報,以求精神投入;有的聽聽音樂、看看電視,力圖忘掉一切……以此來進行自我解除病因,自我心理治療,自我清除癥狀,達到心理平衡,恢復正常狀態之目的。
而重型的心理感冒,卻表現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癥狀都比較重,而且常常不能輕易獲得解除,如果不能及時妥善處理,就會造成強烈的情緒波動,給人的精神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并使人陷入困惑和苦惱、憂郁甚至頹廢和絕望之中,使矛盾沖突加劇而無力自拔,從而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有的還做出了無法彌補的傻事來。因此,得了重癥心理感冒者,應及時找心理醫生咨詢和治療,及時求得指導和對癥下藥的配合診治。
三、發病概況
心理感冒如同身體感冒一樣,心理也會患上“感冒”,這就是被一些心理學家稱為“心理感冒”的抑郁癥。特別是女性在月經前期、產后、更年期容易患上抑郁癥。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有5.8%的男子和9.5%的婦女,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抑郁。心理抑郁可能由外界環境引起,比如失戀、工作不順利、升遷受阻、身患疾病等。處于抑郁癥狀態的人會感到情緒低落,或煩躁不安,對平常喜歡的事提不起興趣、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思維遲緩,有時還自責內疚,嚴重時甚至有自殺想法和行為。
被稱為“心理感冒”的抑郁癥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