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紫熱
一、癥狀
臨床特點為急起的高熱、腹痛、嘔吐,1~2天后出現皮膚黏膜的紫癜,病前半月左右患過化膿性結膜炎。多發生于溫暖季節,當地有化膿性結膜炎流行。患者均為10歲以下的小兒。
1.巴西紫熱 患兒多先患化膿性結膜炎,結膜炎消退數天后,患兒突然高熱、嘔吐、腹痛,可有腹瀉。發熱12~24h后皮膚和黏膜出現紫癜,迅速擴散到軀干、四肢及面部,伴有血壓下降、胃腸道出血、少尿、發紺等,手、足、耳、鼻可出現壞疽,還可伴有DIC、酸中毒。患兒神志不清,多在1~2天內死亡,病死率為7O%。有些患兒血培養BPF株陽性,但未出現紫癜和休克,預后較好,可能與細菌毒力不強以及早期抗菌治療有關。
2.化膿性結膜炎 可由毒力強的BPF株引起,也可由非BPF的HIBA引起,臨床表現與其他細菌引起的化膿性結膜炎無異,表現為眼瞼紅腫、眼癢、眼燒灼感、流淚或溢淚、晨起時軒分泌物多而難以睜眼。
3.血象改變 血白細胞可增高,血小板可減少。
目前已明確的流行地區有巴西和澳大利亞,美國亦有可疑病例報告。
二、診斷
血培養獲得BPF株的HIBA菌為確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