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白色病變
外陰白色病變簡介
外陰白色病變又叫外陰白色病損、外陰白斑或外陰營養不良,既往認為是血管營養失調,但是隨著對該病的進一步認識,并未發現上述改變,而是外陰皮膚和黏膜組織發生色素改變和變性的病變,屬于外陰上皮內瘤變的范疇,包括硬化性苔蘚和鱗狀上皮增生。前者是以外陰、肛周皮膚萎縮變薄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最常見的外陰白色病變,見于任何年齡,40歲左右多見,其次為幼女,國外絕經后女性多見,很少進展到浸潤癌。后者曾稱為增生性營養不良,是以外陰瘙癢為主要癥狀,病因不明的鱗狀上皮細胞良性增生為主的外因疾病,50歲以前的婦女多見,而國外報道絕經后女性多見,惡變率為2%~5%。
外陰白色病變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保:醫保疾病
別名:外陰白色病損,外陰白斑,外陰營養不良
發病部位:外陰
傳染性:無傳染性
多發人群:見于任何年齡,多見于40歲左右婦女。
相關癥狀:外陰皮膚腫脹 外陰萎縮 外陰白斑 外陰燒灼刺激感 陰部潰瘍
并發疾病:外陰腫瘤 外陰良性腫瘤 外陰濕疹 梅毒 絕經
外陰白色病變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婦科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5000 —— 8000元)
治愈率:70%
治療周期:1-3個月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 放射性治療 支持性治療
相關檢查:陰道活檢 皮膚涂片顯微鏡檢查 直接涂片檢查 血常規 陰道分泌物涂片檢查
常用藥品:氟尿嘧啶軟膏 抗婦炎膠囊 抗宮炎片
外陰白色病變去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無特殊,盡快就診
就診時長:初診預留1天,復診每次預留半天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門診治療:每周復診至外陰瘙癢緩解后,不適隨診。
就診前準備:無特殊要求,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