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簡介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器質性心臟病發展到心肌收縮力減退,使心臟不能將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減少,引起肺靜脈郁血,動脈系統嚴重供血不足,常見于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嚴重心瓣膜狹窄,急性的心臟容量負荷過重,快速異位心律。臨床上以極度煩躁、極度氣促,咯白色泡沫或粉紅色泡沫痰,雙肺干濕性羅音為特點。
急性心力衰竭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保:醫保疾病
別名:急性心衰,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發病部位:心臟
傳染性:無傳染性
多發人群:大多數患者有心臟病病史,冠心病、高血壓的老年人多發;風濕性心瓣膜病、擴張型心肌病
相關癥狀:粉紅色泡沫痰 心排血量增多 四肢抽搐 呼吸困難 端坐呼吸
并發疾病:支氣管炎 靜脈血栓形成 肝硬化
急性心力衰竭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心胸外科 心血管內科
治療費用: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3000——8000元)
治愈率:60%
治療周期:2-4月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相關檢查:胸部平片 心肌灌注顯像 心排血量(CO) 經食管超聲心動圖(TEE)
常用藥品:鹽酸貝那普利片 福辛普利鈉片 雷米普利片
急性心力衰竭去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無特殊,盡快就診
就診時長:初診預留3天,復診每次預留1天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門診治療:每周復診至逐步拉長復診周期乏力消失后,不適隨診。 嚴重者需入院治療待心力穩定 后轉門診治療。
就診前準備:無特殊要求,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