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
鵝口瘡簡介
鵝口瘡是新生兒時期經常見到的疾病,尤其是出生一周以后的早產兒。俗稱白口糊,中醫叫雪口癥。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是屬于真菌的一種,也稱霉菌。一般認為是由于新生兒免疫機能低下,如虛弱,營養不良,腹瀉,或因感染而長期應用各種抗生素或激素如強的松等所造成的。 鵝口瘡(雪口病)是最常見的口咽黏膜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屬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近年來,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發生菌群失調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內臟、皮膚、粘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發生率也相應增高。
鵝口瘡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保:醫保疾病。
別名:念白菌病,雪口病,新生兒鵝口瘡。
發病部位:口。
傳染性:無傳染性。
多發人群:嬰幼兒,剛出生的小寶寶。
相關癥狀:口腔難愈的白色片狀物、口腔粘膜上白色較硬的隆起斑塊、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角生瘡、口腔痛。
并發疾病:脫水腦膜炎。
鵝口瘡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兒科口腔科。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500-1000元)。
治愈率:99%。
治療周期:7天。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相關檢查:口腔內窺鏡、吞噬白色念珠菌功能試驗掃描、電子顯微鏡皮膚涂片、顯微鏡檢查涂片。
常用藥品:度米芬含片氟康唑片一清膠囊。
鵝口瘡去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白色念珠菌的生長和繁殖。
就診時長:初診預留1天,復診每次預留半天。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7-14天。
就診前準備:在家應該把口漱凈,途中不能再吃食品,以保持口腔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