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
白喉簡介
白喉是由白喉棒狀桿菌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白喉外毒素是主要致病因素。其臨床特征為咽、喉、鼻等處黏膜充血、腫脹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由細菌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和周圍神經麻痹。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發病,以秋季冬季較多。我國廣泛推行白喉類毒素接種,發病率、死亡率顯著降低。現僅在未進行免疫接種或免疫不完全的人群中偶然散發。
白喉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保:醫保疾病
發病部位:咽喉 全身
傳染性: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飛沫傳播,接觸傳播
傳染病種類:乙類
潛伏期:1~7天,一般為2~4天
潛伏期表現:同普通感冒、流感樣,發熱、咳嗽,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
多發人群:兒童
相關癥狀:白喉假膜形成 扁桃體上有灰色膜 扁桃體充血 干咳 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并發疾病:心肌炎 腎炎
白喉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傳染科 耳鼻喉科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治療費用: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1000-5000元);
治愈率:70-80%
治療周期:3個月
相關檢查:細菌學檢驗 血常規 心電圖 涂片 小白鼠毒力試驗
相關手術:氣管切開術 扁桃體摘除術
白喉去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無特殊,盡快就診
就診時長:初診預留3天,復診每次預留1天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門診治療:每周復診至發熱消失后,不適隨診。嚴重者需入院治療扁桃體充血消失后轉門診治療。
就診前準備:無特殊要求,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