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簡介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是法定傳染病,具有傳染性較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面廣泛、發(fā)病率較高等特點;部分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可演變成慢性,對人民健康危害甚大。根據(jù)病原學診斷,肝炎病毒至少有5種,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別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 另外一種稱為庚型病毒性肝炎,較少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現(xiàn)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肝炎并有可能發(fā)展為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庚型肝炎病毒和TTV病毒的致病性問題目前尚有爭議。除此很多其他已知病毒,如巨細胞病毒、EB病毒、黃熱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艾柯(ECHO)病毒等,也可引起肝臟炎癥。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肝腫大及肝功能損害,部分病人可有黃疸和發(fā)熱。有些患者出現(xiàn)蕁麻疹、關節(jié)痛或上呼吸道癥狀。
病毒性肝炎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yī)保:醫(yī)保疾病
發(fā)病部位:肝
傳染性: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血液傳播,垂直傳播,性傳播,其他
潛伏期:通常為6周到6個月不等
潛伏期表現(xiàn):其間無明顯癥狀,所以不易被人發(fā)覺。
多發(fā)人群:無特殊發(fā)病群體
相關癥狀:肝被膜緊張 大塊肝細胞壞死 蛋白尿 大三陽 惡心
并發(fā)疾病:糖尿病 脂肪肝 再生障礙性貧血 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
病毒性肝炎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傳染科 肝炎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治療費用:不同醫(y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yī)院約(5000-10000元)
治愈率:85%
治療周期:3-6月
相關檢查:肝功能檢查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AST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 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 淋巴細胞數(shù) 血小板計數(shù)(PLT) 血清膽固醇酯 膽堿酯酶 血清Ⅲ型膠原蛋白
常用藥品:雞骨草肝炎顆粒 茵白肝炎顆粒 復方肝炎顆粒
病毒性肝炎去醫(y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無特殊,盡快就診
就診時長:初診預留1天,復診每次預留半天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門診治療:每周復診至 惡心減少后,不適隨診。嚴重者需入院治療腹部不適消失后轉門診治療。
就診前準備:無特殊要求,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