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刮拭時間
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超過皮膚耐受度會造成局部損傷,引起疼痛,掌握好不同體質、不同病情的刮拭時間,交替刮拭經絡穴位可以避免刮痧疼痛。
1、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溫水洗凈局部。
2、用邊緣光滑的湯匙(或調羹、銅幣等)蘸上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單向重復地刮。
3、刮痧順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體中間刮向兩側,也可以每次都由內向外,但是不得來回刮動。每次每處大約需刮20下左右,皮膚出現深紅色斑條即止。
4、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頸部兩側。根據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刮痧。
5、每一部位可刮2~4條或4~8條“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條或弧形。
6、應用較小的刮匙,可在穴位處刮痧。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處刮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療效果外,還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1、避風和注意保暖
刮痧應避風,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響刮痧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新的疾病。
2、刮痧后飲熱水一杯
刮痧過程中會使汗水排泄,邪氣外排,會消耗部分體內的津液,刮痧后飲熱水一杯,不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
3、刮痧后洗浴的時間
刮痧治療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等到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干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總結:刮痧有點疼是很正常的,刮痧板在皮膚上來回的摩擦,如果一點感覺都沒有才是很奇怪的。只不過輕微的、可以忍受的疼痛是正常的,受不了的疼痛就是不正常的了。這可能是的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也可能是刮痧的手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