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飲食不科學
研究發現,平時飲食無節制是導致脾胃受傷常見的原因。在我國的很多中醫名著中都有記載,就是飲食加倍,對于脾胃的傷害也在加倍。日常如果愛喝酒,飲食吃太飽或者是吃的食譜上過于的油膩以及不干凈,還有飲食沒有規律,這些都容易損傷我們的脾胃,導致出現氣滯以及食滯的情況。而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身體出現化熱的情況,這就導致出現濕熱的問題了。
酒本身就是屬于氣熱同時質地也是屬于潮濕的,如果身體出現了氣滯的情況就會導致體內水濕之氣的加劇,這樣生濕助熱,很多飲食不科學的行為都會導致脾胃濕熱的情況出現。
第三:心情問題
心情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身體的健康,如果心情不好,那么會導致憂思郁結在心中,這樣身體也會越來越差。過度的憂慮會導致心情不好,這就嚴重影響了肝臟的疏泄功能。而肝臟的疏泄功能是調節脾氣運化為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如果肝臟以及脾胃失去了調節,那么體內的氣機就會不通暢,這樣腸胃功能就會下降,這樣體內就容易出現濕熱的情況了。
在出現脾胃濕熱的情況時,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講脾胃濕熱吃什么比較好。
脾胃濕熱吃什么
1、蔬菜
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荊芥、藿香等,但這些菜也偏濕,不能吃得太多,可把這些菜當配菜來吃,以清除濕氣。還有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山藥,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有利濕作用。
2、茶
偏于溫性的艾葉、佩蘭,可以除濕,偏于涼性的竹葉、荷葉可以清熱,每天泡茶喝,幫助清除體內的濕熱。
3、作料
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濕、發汗等功效,每天做飯時適當放一點有溫中祛濕的作用。
4、粥
濕熱的季節粥也是很好的選擇,茯苓、白術、小米、大米各適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濕養胃。
5、湯
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適量煲湯,清熱利濕。
結語:經常的飲食不規律、外寒以及過度的憂慮是造成脾胃濕熱的主要原因。脾胃濕熱的朋友可以吃些人參健脾丸、阿膠補血膏或者是參苓白術散,來幫助調理脾胃問題,但是小編提醒大家,要注意服藥的方法以及量,有特殊體質的朋友應在醫囑下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