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飲食環境與厭食
吃飯的地方人多嘈雜、開著電視、成人吸煙飲酒、吵吵鬧鬧等,這樣的環境都不利于孩子進餐。
6、成人飯菜的影響
家長不為孩子單獨制作飯菜,成人的飯菜不利于嬰幼兒食用。或者制作的飯菜單調、粗糙、乏味,不能喚起嬰幼兒的食欲。
7、孩子生活時間不規律
學齡前兒童的消化器官發育尚未完善,胃容量較少,消化酶和胃酸比成年人分泌少,消化功能不穩定,消化能力較弱,適應性差,極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如果飲食不定時定量、任意玩耍、睡眠不足和缺少適量的活動,都會影響胃腸功能的正常運轉,從而出現食欲不佳。
8、甜食影響食欲
甜食是大多數孩子喜愛的食品,這些高熱量的食物雖好吃,卻不能補充必需的蛋白質,而且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食欲。食欲不振的孩子,大多數很少喝白開水,他們只喝各種飲料,如桔子汁、果汁、糖水、蜂蜜水等。這樣就使大量的糖分攝入體內,使糖濃度升高,血糖達到一定的水平,會興奮飽食中樞,抑制攝食中樞,因此,這些孩子難有饑餓感,也就沒有進食的欲望了。
此外,隨著天氣變熱,各種冷飲將陸續上市,常喝冷飲同樣會造成孩子缺乏饑餓感。一是冷飲中含糖量頗高,使孩子甜食過量;二是孩子的胃腸道功能還比較弱,常喝冷飲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孩子食欲自然就下降了。
9、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臨床發現,厭食、異嗜癖與體內缺鋅有關。通過檢查發現,鋅含量低于正常值的孩子,其味覺比健康兒童差,而味覺敏感度的下降會造成食欲減退。另外,“鐵”缺乏時易患缺鐵性貧血、消化道黏膜萎縮,消化功能減弱,造成食欲不振。
鋅對食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唾液中的味覺素的組成成分之一是鋅,所以鋅缺乏時,會影響味覺和食欲;2.鋅缺乏可影響味蕾的功能,使味覺功能減退;3.缺鋅會導致黏膜增生和角化不全,使大量脫落的上皮細胞堵塞了味蕾小孔,食物難以接觸到味蕾,味覺變得不敏感。
肉眼觀察一些缺鋅孩子的舌象,可以發現其舌面上一顆顆小小的突起與正常孩子的舌頭相比,前者多呈扁平狀,或呈萎縮狀態。有的缺鋅孩子明顯口腔粘膜剝脫形成地圖舌。
10、心理因素不容忽視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就餐前,胃內空虛,血糖下降,開始有饑餓感,食欲很好。但是,某些原因會干擾這一規律。許多父母往往不知道孩子的胃腸功能可自行調節,總是勉強孩子吃,甚至有的采取懲罰手段強迫孩子吃,長此以往,這種強迫進食帶來的病態心理,也是影響孩子食欲的原因之一。
疾病原因:
任何疾病或使用的一些治療藥物會引起孩子食欲減退。人體都有自我保護機制,在生病期間為了保護自己,減輕消化道的負擔,消化液分泌的少了,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腸的蠕動減慢,食欲隨之減退。一些治療藥物,如抗生素、止痛藥、退熱藥的副作用都有可能造成孩子食欲下降。
不恰當的補充維生素D,造成維生素D過量和中毒引起高鈣血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
1、按時原則:就是早中晚三餐正餐要按時吃飯。
2、適量原則:就是說遵循寶寶是身體需要,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強塞。俗語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餓了就要進食,這是一個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嬰幼兒的胃部本身就沒有成人那么大,也正處于逐步發育成熟的階段。我們有的家長,老怕寶寶沒吃飽,不停的塞這樣,喂那樣,造成了寶寶身體消化系統對饑飽反應遲鈍,久而久之,形成了越吃越不飽,總能吃,于是,就打造了一大批亞健康的肥胖兒!
3、“狠心”原則:就是說即使我們覺得孩子這頓吃得少了點,也要管理好自己的“心”,除了正餐以外,除了添加水果,盡量不要給孩子提供其他零食。即使孩子正餐吃得很少,也根本不用擔心孩子會餓壞或餓出胃病來,事實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報導說3歲以前的孩子因為一兩頓不吃飯,得胃病的,所以,一定要讓他養成正餐吃飽吃好的習慣。
總結:子啊發生寶寶不吃飯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了可以通過上文中為大家介紹的幾種方法來進行有效的改善,畢竟孩子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正在處于長身體的階段,所以希望家長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