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為發燒、咳嗽、拉肚子而難過的樣子,父母看到時心里是自責的。可是父母心中也是有疑問的,為什么別人的孩子那么健康,自己對孩子是小心+謹慎,為什么還會生病?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疫系統是日益完善的,但是父母總是做一些破壞的事情,而且是大部分父母都這么干。
1.主食吃少了,又過于精細、單一
孩子在添加輔食后一般添加米粉、小麥粉等,在斷奶后谷物成為主食。五谷雜糧才是人類的主食,谷物中含有豐富維生素B、維生素E以及礦物質,這些是構成人體免疫力的必要物質。
父母給孩子吃的主食太少、單一、精細,人為的導致孩子營養不良,自然免疫力差。
2.過早的斷奶,或喝其他的乳制品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是身體以及腦神經發育關鍵時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質、礦物質,而嬰幼兒配方奶粉或母乳才能提供。
過早的斷奶或食用其他乳制品,并不適合兒童,蛋白質與礦物質的不足,也會影響發育與免疫力。
3.喝水少
人體內含量多的物質,不是骨頭、肌肉、脂肪,而是水分。
嬰兒更容易出汗多,發生水分流失。所以,嬰兒更需要補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
4.穿太多
孩子穿太多,容易發生捂熱綜合癥,即身體的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出現發燒、脫水、缺氧現象。
另外,還容易發生感冒、發燒、皮膚病以及影響發育。
5.濫用抗生素
孩子處于發育時期,免疫學還不成熟,容易受到自然界細菌、病毒的入侵。一些家長在治療時濫用抗生素,藥物在殺死致病菌的同時,也破壞了體內的益生菌,導致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如此,更容易發生惡性循環。而且有些家長多次更換藥物,容易產生耐藥性,進一步擾亂人體的平衡。
6.擅自停藥
孩子生病后,醫生所開的藥物是依據病情的,擅自停藥,導致療程不夠,疾病得不到徹底治療,容易拖延不痊愈,甚至在受涼后加重。
7.不良的生活習慣
幾乎90%以上的家長,沒有給孩子刷牙的習慣,孩子睡前吃東西、抱著奶瓶睡覺,也容易誘發疾病。而且孩子不刷牙、不漱口,所導致的口腔問題,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想要孩子少生病,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少去人員多、空氣混濁地方。
2.勤洗手,不管是家人、孩子都需要勤洗手。
3.增強體質,合理的飲食搭配,多曬太陽、多運動。
4.減少誘發疾病的因素,如注意保暖、避免穿太多。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