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通過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時間都生動且準確的描述給寶寶,讓寶寶聽見,這時寶寶會對你的話很感興趣,就會試圖學習你說話。
這種語言環境的作用在于開拓兒童的“聽-說系統”。在這個過程中,成人要堅持說普通話,以清晰、正確、規范的語言向孩子述說,禁用方言。
0-1歲階段語言訓練
制造發聲的機會
寶寶會用“咿、呀、哈、嗚”等聲音表達自己的愿望,這恰是培養寶寶模仿發音的好時機。當他們表達要人抱、要喝奶、尿布濕了或想拿某一樣東西時,媽媽趁機替他們把這些愿望用簡單的詞語說給孩子聽,然后等待寶寶的反應,即便是“哼”“哈”也好。如此天天重復,就等于在他們的頭腦中強化了這些語言,終使孩子的語言模仿變得容易起來。
1-2歲階段語言訓練
多給予刺激促使孩子講話
身邊物品,是教育寶寶學習語言的好工具。把這些生活用品或玩具指給寶寶看,告訴他這些東西的名稱、用途、顏色、形狀等等,隨后再問問孩子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形狀、用途如何,這不但能幫寶寶學到一些生活常識,還能幫他積累新名詞,促進語言的發展。當然,父母也可以通過互動游戲與之交流,創造一個和寶寶對話的情境,激發他說話的欲望。
1-2歲階段語言訓練
滿足要求晚半拍
寶寶想要某種東西,往往盯著它或用手去抓。
這時媽媽不要馬上滿足他,而是把它拿在手里,鼓勵孩子說出自己想要什么,比如“我要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我要會唱歌的娃娃……”如果孩子說不好,媽媽可以先做示范,由寶寶“學舌”,然后,再把這些東西給孩子。在反復訓練中,孩子的語言能力會發育得比較快。
1-2歲階段語言訓練
重復說過的內容
準備一套動物卡片,在寶寶認識了其中的動物之后,請他給媽媽講一講每張卡片上有什么,每種動物長什么樣、它們在干什么,等等。
也可以借助簡單的圖畫書,媽媽講頁、寶寶重復一遍,然后再往下進行。另外,即便是走在街上,也能做這種訓練,媽媽把看到的景物介紹給孩子,請他重復一遍。總之,利用各種機會讓寶寶開口。重復的內容從簡單到復雜,句子由短到長,循序漸進。
總結:在孩子1歲—2歲的時候,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重要時期,而孩子的語言發育與周圍的環境以及所接觸的人有關,如果環境過于單調,或者帶孩子的人經常不和孩子說話,那就會對孩子的語言能力造成影響,因此,做父母的應該在此時給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