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和情緒有很密切的關系,它的水平正常,我們的情緒會比較穩定,更加樂觀和積極。如果降得特別低,細胞上能夠承載的能夠穩定情緒物質的受體會減少,情緒會變壞,負面情緒會變多,情緒會變得特別消極,容易陷入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中。
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太低,對大腦也不利。膽固醇是維持大腦功能的重要物質,一旦缺乏它,腦部機能會快速下降,出現老年癡呆的風險就會隨之增加。
膽固醇是合成激素的重要原料,如果缺乏它,我們體內的激素水平就會失衡,人體的應激能力,免疫力都會受到影響,代謝也會變差,身體的抵抗力也就會變差,健康容易出問題。
另外,膽固醇太低還會影響消化,身體無法再很好的吸收和消化脂肪,并且人體也無法再及時的合成維生素D,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進而會引發骨質疏松、腸胃問題和肝臟問題等。
膽固醇過高和過低都不行。日常要學會控制飲食,科學搭配飲食,多樣化的攝入營養,控制膽固醇的攝入。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最好不要超過300毫升。還應該適量地進行有氧運動,能夠幫助身體提高代謝水平,控制膽固醇的吸收。對于肥胖的人來說,體內的膽固醇水平大多處于超標的狀態,應該適量的減肥,保持合理的體重,使膽固醇維持在適宜的范圍內。
人體有自行調節膽固醇水平的能力,只要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控制合理的體重,膽固醇一般不會超標。但是,40歲之后,人體機能下降,膽固醇容易升高,應該定期的檢查,若膽固醇不正常,可以及時發現和調理,防止血管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