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溫適中,控制時間
泡腳的水溫一般在40~45度左右為宜,如果水溫過高,容易燙傷腳部嬌嫩的皮膚,導致皮膚紅腫,起水泡,嚴重時還會增加感染風險;而如果水溫較低,則起不到養生效果。
每次泡腳持續時間在20分鐘左右為宜,如果一次性泡腳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變白、起皺、破皮疼痛等。
2、不要亂用中藥包
中藥包可以用來泡腳,從而達到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的養生目的或治療療效,但一般不建議亂用中藥包,因為市面上出售的中藥包種類繁多,如果不太懂,選到三無產品,不僅得不到治病的效果,反而還會進一步對身體造成危害。
如果本身屬于過敏體質,還可能會對中藥包中的藥物成分產生過敏反應,出現腳部瘙癢不適、皮疹等問題。
3、不是人人都適合泡腳
首先,有冠心病、低血壓的人不適合泡腳,因為泡腳會導致血管擴張,使原本在體內的血液都流至體表,從而造成臟器缺氧,引起冠心病、低血壓發作,或加重病情,不利于機體盡快恢復。
其次,血糖高或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宜泡腳,因為這類人的末梢神經感知能力通常比較差,無法有效判斷泡腳水的水溫是高還是低,被燙傷的可能性較大。
此外,足癬導致腳部起水泡的人不適合用熱水泡腳,以免受熱的刺激促進皮膚癬菌進一步生長,造成水泡破裂,繼發其他微生物感染。
本篇文章版權歸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