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對口人工呼吸就是施救者口唇對準患者的口唇,將實救者吸入的氣體吹入患者的氣道內,以便幫助患者呼吸,滿足患者體內對氧的需求。方法和步驟:
1. 將患者置于仰臥位。
2. 施救者站在患者右側,將患者頸部伸直,右手向上托患者的下頦,使患者的頭部后仰。這樣,患者的氣管能充分伸直,有利于人工呼吸。
施救者站在患者右側,將患者頸部伸直,右手向上托患者的下頦,使患者的頭部后仰。
3. 清理患者口腔,包括痰液、嘔吐物及異物等。
4. 用身邊現有的清潔布質材料,如手絹、小毛巾等蓋在患者嘴上,防止傳染病。
5. 左手捏住患者鼻孔(防止漏氣),右手輕壓患者下頜,把口腔打開。
6. 施救者自己先深吸一口氣,用自己的口唇把患者的口唇包住,向患者嘴里吹氣。吹氣要均勻,要長一點兒(像平時長出一口氣一樣),但不要用力過猛。吹氣的同時用眼角觀察患者的胸部,如看到患者的胸部膨起,表明氣體吹進了患者的肺臟,吹氣的力度合適。如果看不到患者胸部膨起,說明吹氣力度不夠,應適當加強。吹氣后待患者膨起的胸部自然回落后,再深吸一口氣重復吹氣,反復進行。
用自己的口唇把患者的口唇包住,向患者嘴里吹氣。吹氣的同時用眼角觀察患者的胸部。
7. 對一歲以下嬰兒進行搶救時,施救者要用自己的嘴把孩子的嘴和鼻子全部都包住進行人工呼吸。對嬰幼兒和兒童施救時,吹氣力度要減小。
對一歲以下嬰兒進行搶救時,施救者要用自己的嘴把孩子的嘴和鼻子全部都包住進行人工呼吸。
8. 每分鐘吹氣10 ~ 12 次。
9. 只要患者未恢復呼吸,就要持續進行人工呼吸,不要中斷,直到救護車到達,交給專業救護人員繼續搶救。
10. 如果身邊有面罩和呼吸氣囊,可用面罩和呼吸氣囊進行人工呼吸。
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成人每次吹氣量應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過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氣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壓力超過食管內壓,使胃脹氣而導致嘔吐,引起誤吸。一般以吹進氣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每次吹氣后搶救者都要迅速掉頭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鮮空氣。對小孩3秒一次,一分鐘20次。要規律地、正確地反復進行。4~5次人工呼吸后,應摸模頸動脈、腋動脈或腹股溝動脈。如果沒有脈搏,必須同時進行心臟按摩。
結語:人工呼吸是急救常用的一種方法,尤其是對于溺水和心臟病人來說更是如此!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人工呼吸的方法,能夠幫助大家哦,平時多了解這些急救常識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