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白帶帶血時間延長,在排除術中損傷、宮頸炎癥之類的情況后,很可能是宮內有殘留,屆時由醫生檢查后決定是用藥還是清宮,否則一段時間后,殘留的胎膜組織有可能變成絨毛膜上皮癌。
其實排卵期出血是每位女性朋友都可能出現的一種現象,一般情況下這種出血量很少,肉眼不能觀察到,但有的人會出現明顯的出血癥狀,嚴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論。
對有排卵的婦女于月經中期檢查宮頸管粘液時,發現約有60%在顯微鏡觀察下見到有紅細胞,而沒有肉眼可能見到的出血,這不屬病理現象;但有排卵期出血的婦女,必須排除生殖道的其它疾病,如月經不調、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癌、子宮內膜息肉、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腺癌等。
當然,也還有可能是性激素分泌失調,使得排卵時激素水平波動較大而使出血明顯。子宮內膜慢性炎癥或卵巢表面炎性增厚,使得排卵時子宮內膜充血明顯,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或炎性增厚的卵泡表面破裂出血較正常量增多,并隨輸卵管蠕動反流至宮腔,經陰道排出體外。
出現肉眼可見的陰道出血持續時間可為幾小時,或3天~5天,但極少達到7天以上,嚴重者也可淋漓不凈直至下次月經來潮。有的出血量極少,點滴即凈,或為帶中夾血,一般情況下極少達到月經量。
出血時可伴一側下腹脹痛不適或隱痛或疼痛明顯,甚至牽扯腰骸部及股內側。癥狀出現可每月連續發生或隔月發生1次,有的人每年中有幾個月發生,有的人一生中只出現一次這種現象。
月經是女性觀察自身健康狀況好的指標,在中醫看來,月經要靠體內五臟六腑的協調配合才能維持正常。
正常的月經顏色是暗紅色,不凝固,有時會有一點從宮頸帶來的粘液。如果顏色太鮮艷,可能是血中有熱,多因為肝氣郁結導致;如果經血中出現血塊,則是血淤,可能因為寒或是創傷;如果經血稀薄,則是血虛,需要補血。
一般的月經時間是5至7天,如果三四十歲就縮短到三四天甚至二三天,而且量也減少,要提防提前進入偽絕經期,必要時需要調整內分泌。正常的月經量在80-100毫升之間,一般是月經第一天來得比較少,2至3天多,第4天開始逐漸減少,直至第六七天完全干凈。如果月經開始后斷斷續續、似有似無,即是典型的內分泌失調,需及時調整。
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8至35天,偶爾出現推遲或提前一周都算正常。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半年內3次出現非月經期出血,則需及時做B超檢查,這是子宮肌瘤初期甚至是婦科癌癥的征兆,切莫大意。
在月經期,會出現腰酸、腹痛、脾氣急躁等經期綜合征的癥狀,一般來說,成年后經期綜合征應該逐漸減輕,如果30歲后,尤其是已經生育了還有太明顯的反應,則是內分泌失調的表現。
中醫講,女人重在血。對于補氣補血,經典的是“四物湯”:由當歸、熟地、白芍和川穹四味中藥組成。可以在月經來之前的一個星期,視個人情況服用2至3服。
月經導致的出血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并不需要刻意去補血,但因為精神壓力的問題,現在30歲以上的女性幾乎都有輕重不一的內分泌失調,從醫學來說,從青春期到絕經期這段時間,女性的容貌甚至健康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內分泌控制的。
結語:月經是女人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千萬不要忽視了這個問題,一定要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只有這樣才能觀測好自己的身體究竟怎么樣,上文中就為大家介紹了一些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引起各位朋友們的重視,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