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紫印未消失不宜重復拔
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后,疼痛沒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繼續拔火罐,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強效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實,這種是錯誤的。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紅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連續拔火罐的,要更換到相關穴位。否則不但不能緩解疼痛問題,還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
3、拔火罐兩小時后再洗澡
拔火罐時,有的人盡可能地延長拔火罐的時間,以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專家提醒,拔火罐的時間好控制在10分鐘或10分鐘之內,如果時間太長,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現起泡、破潰甚至感染。
拔火罐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是對于一下這些人來說,拔火罐對他們并沒有什么好處。
哪些人不宜拔罐
1、孕婦、女性月經期。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
2、高熱、抽搐和痙攣發作者不宜拔罐。對于癲癇患者則應在間隙期使用。
3、有出血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絡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4、有嚴重肺氣腫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負壓吸拔。心力衰竭或體質虛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療。
5、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癥狀,而且皮膚潰瘍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發感染、水泡,加重潰瘍。
6、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響骨折對位及愈合。急性關節扭傷者,如韌帶已發生斷裂,不可拔罐。
7、酒足飯飽者。血液流向肝臟進行代謝工作,此時拔火罐,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導致心臟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現眩暈、惡心等各種不適。
8、皮膚有潰瘍、破裂處,不宜拔罐。在瘡瘍部位膿未成熟的紅、腫、熱、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癤腫禁忌拔罐,以免造成嚴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腫塊,亦不可隨便拔罐。
9、孕婦的腰骶及腹部不宜拔罐。
結語:拔火罐,是一種很休閑很健康的養生方式,對于很多人來說,拔火罐還可以幫助治療疾病。但是對于有出血傾向的病人、高熱的病人以及酒足飯飽的朋友來說,拔火罐就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拔火罐的時候,好選擇上午去拔,體質虛弱的人,下午拔火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