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罐后,局部潮紅瘙癢不可以亂抓,經幾小時或數日后,可消散。
起罐后局部皮膚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淤血等現象均屬正常治療反應。水泡輕者只須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較大時,常提示病情較重。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針刺破放水,敖以消毒紗布以防感染。
拔上拔罐以后,如有發熱、發緊、涼氣外出,溫暖舒適的感覺都屬于正常反應。如感覺過緊灼痛。難受可能是吸拔力過大或此處不適宜拔罐,或改用小拔罐。
拔罐,起罐時應保持室內溫暖,避開風口,防止受涼。
總之,拔火罐對快速去濕氣是比較好的途徑。以上經驗希望對各位有一定的幫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的。
雖然拔罐能幫助我們祛除濕氣,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要注意方法的,希望下面介紹的誤區能幫助大家很好的避免拔罐誤區。
拔罐注意三大誤區
誤區一:同一位置反復拔
一次不行拔兩次,同一個位置,反復地拔,就不信這火罐拔得沒效果。大有一種“世上無難癥,只怕有心人”的決心,其實,這樣做也是不行的。
拔罐的時候你甚至可以拔滿全身,因為這樣可以全面治療,增進治療效果。可是在一個地方反復的拔,這份治病的執著雖然可圈可點,但是對皮膚來說,紅腫、破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誤區二: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不少人說火罐這一拔少要半小時,有的人認為拔出水皰來才能體現拔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這樣觀點的比較多。而拔罐真的是時間越長越好嗎?
拔罐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從點上火閃完到起罐不超過十分鐘為宜。因為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負壓而不在于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皰,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誤區三:拔罐后要洗澡
拔罐后馬上洗澡,很多愛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說“火罐和洗澡,一個也少不了”。確實,溫熱的澡水和溫熱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這順序還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后馬上洗澡。
拔罐后,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于皮膚處于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罐后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拔罐去濕氣的相關知識介紹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拔罐去濕氣的方法是非常常見的,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濕氣都能祛除的,以上介紹的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