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祛除病邪。拔罐療法因為以負壓吸拔體表的穴位,不公能夠開腠理、散風寒,而且還能調整臟腑經絡的作用,鼓舞人體的正氣,也有助于體內致邪氣的排出。
6、雙向調節。在臨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變的情況下,拔罐療法具有雙向的良性調節作用。
拔罐療法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在臨床上已從早期的瘡瘍等皮膚疾病的外治發展到用來治療包括內科、外科等100多種疾病。
許多常見疾病都可以用拔罐方法進行治療。“如發燒感冒、頸椎關節痛、高血壓等。”拔罐治療感冒的佳時期是感冒的頭兩天,而腰痛拔罐則選用閃罐方法拔。 拔火罐的方法多種多樣拔火罐的方法很多。從部位上講,可以拔疼痛部位,即哪里痛拔哪里;也可以拔穴位,背部大椎、肺俞、脾俞等都是常拔的部位;也可以根據經絡拔,如拔任脈、拔督脈、拔膀胱經等。從方法上講,可以用留罐法,醫生把拔火罐停留在病人的身體上就走開了;也可以用推罐法,即是一邊拔一邊推;還有放血拔罐,用針刺穿皮膚,再進行拔罐;還有閃罐法,即將罐拔住后,立即起下。
通常拔罐后皮膚上都會留下一塊黑色的印痕,很多老百姓都有這樣的看法:拔罐后,皮膚上留下的顏色越深,說明身體中風重、濕重、淤重。對此,王麟鵬表示,這種說法并不恰當。顏色深淺與拔罐停留的時間長短、負壓的力度深淺有關系,不一定就說明有風有濕有淤。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拔罐 首先,有心臟病、皮膚病、血液病、各種傳染病的人,以及體質特別虛弱的老年人好慎用此法。血壓低的人也不能拔火罐,以免加重原來的疾病;其次,糖尿病患者盡量不要刺血拔罐,否則皮膚不容易愈合,容易并發其他炎癥。另外,拔罐時千萬不能對著空調或風扇風口,以防風邪入侵。更重要的是孕婦、月經期女性也不應輕易拔火罐,以免加重癥狀,甚至拔罐可能引發孕婦先兆性流產。
拔罐后留罐的時間也并非越長越好,一般一次10—15分鐘為宜,強壯的人時間可稍長一些,老人、小孩及身體較虛的人時間要短些。拔罐之后,在一定時間內切忌不要洗澡,不要著涼,否則無病也會引起疾病,更有甚者會加重病情。
要選擇正規機構去治療正因為拔罐療法適用度廣、需求大,因此市場上提供拔罐治療的地方越來越多。筆者了解到,除了醫院,許多按摩館、美容院、足療店也都有拔罐服務,但其服務人員都只是經過簡單培訓的美容師。
據了解,很多醫院都曾接診過不少類似病例,輕者燙出水皰,嚴重的甚至造成大面積燒傷。因此,提醒消費者,盡量不要到生活美容院中去做醫療美容。如果身體不適,可以到醫院或者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去治療。
其他注意事項
拔罐時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天熱的時候要避免風扇直吹,天氣冷的時候要做好室內保暖,避免感受風寒。
注意清潔消毒。施術者雙手、受術者拔罐部位均應清潔干凈或做常規消毒,拔罐用具必需常規消毒 瘀血、小水珠、瘙癢、拔罐可以使皮膚局部出現小水泡和出血點等現象,均屬正常治療反應。一般陽證、熱證多呈現鮮紅色瘀斑;陰證、寒證多呈現紫紅色或淡紅色瘀斑;寒證、濕證多呈現水泡、水珠;虛證多呈現潮紅或淡紅。若局部沒有瘀斑,或雖有潮紅,但起罐后立刻消失,說明病邪尚輕、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四肢發冷、惡心嘔吐、心慌心悸、拔罐過程中若出現臉色蒼白、神昏仆倒、出冷汗和頭暈目眩等癥狀,此為暈罐,應立刻停止拔罐,讓病人平臥,飲溫開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轉。暈罐嚴重者,應針刺或點掐百會、涌泉、足三里、中沖、內關和人中等穴位,或艾灸百會、氣海、涌泉、關元等穴位,必要時及時送入醫院進行急救。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拔罐的注意事項以及拔罐的禁忌,通過文中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拔罐的好處以及拔罐要注意的事項,確實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拔罐,所以大家不要盲目的跟風,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療法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