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芳,女,主任醫師,歸國學者。1991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1997年獲得該校消化專業碩士學位。2008-2009年赴日本東北大學進修學習一年。
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食管協作組委員,河南省消化學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健康促進會消化分會副主任委員。能熟練處理消化系統各種常見病的診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長各種特殊消化內鏡(色素內鏡、NBI+放大內鏡及超聲內鏡)對疾病的診斷及消化道早期腫瘤內鏡下的治療,如EMR、ESD;擅長小腸鏡及膠囊內鏡對小腸疾病的診治及POEM治療賁門失弛緩癥,STER、EFR治療胃腸道粘膜下腫瘤等多種內鏡下操作。
發表論文10余篇,主編專著1部,現主持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獲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
展開-
腹瀉要不要多喝水
拉肚子即腹瀉,腹瀉患者需多喝水,腹瀉的表現,導致腹瀉的原因,多喝水的作用,嚴重時要就醫用藥。 一、拉肚子就是腹瀉,這是一種排便次數明顯增多且糞質稀薄、水分增加的情況。 二、導致腹瀉的原因多樣,比如細菌感染、炎癥以及食用生冷食物等都可能引發腹瀉。 三、腹瀉患者需要多喝水,其意義重大。首先,腹瀉后患者可能會身體脫水,多喝水能有效補充水分。其次,喝熱水還能夠起到暖胃的效果,有助于緩解腹瀉癥狀。 四、如果腹瀉情況嚴重,患者應及時就醫。醫生一般會指導使用復方地芬諾酯片、馬來酸曲美布汀、蒙脫石散等藥物進行治療。 總之,要清楚拉肚子即腹瀉,腹瀉時患者應多喝水,了解其原因,若嚴重需及時治療用藥。
2025-04-03 10:23:45 -
如何催吐
催吐有害健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不建議自行催吐。如有醫療需求,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治療。特殊人群應避免自行催吐,并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特殊人群,如孕婦、哺乳期婦女、患有某些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胃潰瘍等)的人群,催吐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風險,應避免自行催吐,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如果您因為某些原因需要催吐,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過度進食和飲酒等不良習慣。
2025-04-03 10:21:15 -
環狀胰腺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環狀胰腺是由胚胎時期胰腺發育異常導致,即胰腺環繞十二指腸后形成環狀胰腺。其發生率為萬分之二,兒童和成人均可能發病。 一、兒童環狀胰腺:多在新生兒時期發病,生后一周內可能出現十二指腸梗阻,表現為惡心、嘔吐膽汁樣內容物等癥狀。 二、成人環狀胰腺:部分病人無明顯臨床表現,還有一部分會有上腹部脹痛不適、惡心、食欲減退等癥狀。 對于環狀胰腺的診斷,需要進行胰腺的CT或磁共振、MRCP等檢查,以明確胰腺與十二指腸的結構以及胰管的形態等。由于環狀胰腺可能并發十二指腸梗阻、膽石癥、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潰瘍等并發癥,所以患者要保持低脂飲食,注意休息,避免過快過飽進食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總之,環狀胰腺在兒童和成人中均可能發病,且癥狀表現有所不同,診斷主要依靠相關檢查,同時患者要注意生活方式,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2025-04-02 14:38:25 -
急性腸炎引起的發燒怎么辦
急性腸炎發熱可通過多種方法處理。急性腸炎多因病毒、細菌感染等引發,患者常表現出發熱、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 一、藥物治療 1.抗病毒藥物 若為病毒感染導致,可使用利巴韋林膠囊、阿昔洛韋膠囊、伐昔洛韋膠囊等。 2.抗生素 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可用阿莫西林膠囊、諾氟沙星膠囊、氧氟沙星膠囊等。 二、補液治療 可建立靜脈通道給予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等,以防止因腹瀉、嘔吐導致大量體液丟失而出現脫水。 三、調節腸胃菌群藥物 如口服乳酸菌素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等,有助于調節腸胃菌群。 若患有急性腸炎發熱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具體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總之,對于急性腸炎發熱,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補液及調節菌群等,以促進患者康復。
2025-04-02 14:38:24 -
腹瀉可以吃火龍果嗎
腹瀉人群不能吃火龍果。原因如下: 一、腹瀉人群應避免吃寒涼食物。火龍果屬于性寒食物。 1.火龍果中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人食用火龍果后,這些大量的膳食纖維可能會刺激胃腸道。 (1)會導致胃腸道蠕動加快。 (2)會使腹瀉的情況進一步加重。 (3)嚴重時還可能會造成脫水等跡象。 二、腹瀉人群平時適宜吃的食物。腹瀉人群平時可以多吃些爛面條、小米粥、燕麥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這樣可以達到較好的暖胃、養胃效果。 三、腹瀉人群應避免吃的食物。腹瀉人群也應避免吃難以消化的食物,比如紅薯、大豆、洋蔥等,以免出現頻繁腹脹。 四、腹瀉人群在其他方面要注意的事項。在此過程中要多注意腹部的保暖情況,避免著涼,還要多喝水,多排尿,這樣可以避免脫水等現象發生。 總之,腹瀉人群要注意飲食選擇和各方面的護理,以促進身體恢復。
2025-04-02 14: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