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具有豐富的豆制品種類,大豆、綠豆、黃豆、黑豆、豆醬、豆腐等等。可以說豆制品在我國的歷史深遠長久,并對中國人的飲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么吃豆有什么好處呢,讓我們的專家告訴你吧,感興趣的快來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豆制品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富含淀粉、維生素以及蛋白質,對人體很有幫助。比如多吃綠豆,有助于潤肺養脾,滋陰補陽,腸道蠕動等,還能去火解暑。
民間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的諺語,意思是說如果人們每天都吃點豆類食品,不僅能夠遠離疾病的困擾,還可輔助治療一些疾病。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各種豆的特點,以便根據各自的身體狀況藥食兩用。
鷹嘴豆
鷹嘴豆盛產于中國新疆,因豆子的外形酷似鷹嘴而得名“鷹嘴豆”。新疆維吾爾族群眾常用它來治療支氣管炎、黏膜炎、便秘、痢疾、腸胃脹氣、皮膚瘙癢、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鷹嘴豆榨油可用于治療關節痛、潤肺養喉,滋養腸道。異黃酮作為鷹嘴豆重要的元素還能夠幫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
除了極佳的食療效果外,鷹嘴豆還含有豐富的抗炎癥功能因子,特別適合各種急、慢性炎癥患者食用。
豌豆
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利小便的功效,是脫肛、慢性腹瀉、子宮脫垂等中醫辨證屬中氣不足者的食療佳品。
《日用本草》有豌豆“煮食下乳汁”的記載,哺乳期的媽媽適當多吃點豌豆可增加奶量。豌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食用后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而有潤澤皮膚的作用。但豌豆多食易腹脹,故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黑豆
黑豆性平味甜,有活血利淤,解毒的功效,還有助于治療腎虛。現在有很多豆制品都是用黑豆制成的,如黑豆漿、豆腐等,還能緩解脫發等癥狀。
蠶豆
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濕的功效,特別適合脾虛腹瀉者食用。但蠶豆不可生吃,也不可多吃,以防腹脹。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少數人食蠶豆后,可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也就是俗稱的“蠶豆黃病”,應盡快送醫院救治。
此外,因頻繁吃火鍋導致的咽干、咽痛、便秘、牙齦腫痛等“上火”的癥狀,用綠豆或紅小豆煮湯喝,可起到輔助“滅火”的作用。對于那些經常受“上火”青睞的朋友,如果經常喝點綠豆湯,也能防患于未然。
豆制品的做法
一、麻辣豆腐的做法
食材
北豆腐(老一點)750g、大蔥100g、五花肉(肥)100g、香菜適量、花椒適量、白糖適量、料酒適量、雞精適量、八角適量、桂皮適量、肉蔻適量、十三香適量、老抽適量、香油適量、鹽適量。
做法步驟
1.改刀 把豆腐切成三厘米見方的塊狀,下開水中過一下,撈出,盛入加有冷水的瓷盆中,浸泡十分鐘。
2.蔥切段,姜拍成片,再切成絲狀。蒜拍碎
3.五花肉切成肉丁,用鹽料酒浸泡十分鐘。
4.炒鍋加適量的油(由于肉里有油),不用太多;爆香八角、花椒,撈出;快速下肉丁,翻炒,肉全變白色后,加入蔥姜蒜,加一小湯匙鹽,老抽,白糖(適量),翻炒,放入豆腐,掂量下(不要用鏟子鏟)
5.炒鍋加開水,沒過豆腐,加入適量的十三香、桂皮、肉蔻,大火燒開(根據自己口味添加鹽的用量),改小火燉40分鐘,
6.起鍋前滴幾滴香油,撒上香菜末,出鍋裝盤即可。
二、豆腐腦的做法
食材
嫩豆腐(或內酯豆腐)2盒、肉棗3顆、牛肝菌適量、雞樅菌 若干、若干干貝、6顆熟玉米、1根蝦皮、若干香菜、若干海鮮、醬油適量、辣椒油適量。
做法步驟
1. 準備材料: 原料:嫩豆腐(或內酯豆腐)2盒。 配料:肉棗3顆,香菇2朵,牛肝菌、雞樅菌若干,干貝6顆,熟玉米1根,蝦皮若干,香菜若干。 調料:海鮮醬油,辣椒油。
2. 木耳和野山菌泡發,干貝洗凈,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野山菌帶有泥沙,所以野山菌在清洗一下后,需要加鹽泡,這樣才會干凈,否則口感會不好。水不要倒掉,之后還要用。
3. 豆腐從盒中取出,放入蒸鍋蒸15分鐘。
4. 姜、蒜切末,肉棗,木耳,野山菌分別切末,干貝撕成絲。
5. 鍋中放油,放入蔥蒜末爆香,然后依次放入肉棗末、干貝絲、野山菌末、木耳末、玉米粒。
6. 鍋中放油,放入蔥蒜末爆香,然后依次放入肉棗末、干貝絲、野山菌末、木耳末、玉米粒。
7. 將泡過野山菌的水倒入鍋中,因為之前加鹽泡發了,所以這道菜不用再加鹽。
8. 加入少許海鮮醬油提鮮。
9. 水開后勾芡,豆腐腦重要就在鹵汁上,所以鹵汁不要太干。
10. 從蒸鍋取出豆腐,這時已經出水了,把水倒干凈。
11. 把鹵汁澆在蒸好的豆腐上,依據各人口味加入蝦皮,辣椒油,香菜,一道非常有營養的豆腐腦就做好了。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男,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
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并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貴州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