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燥熱的天氣常常會讓我們的身體感覺到十分的不適,許多人整天都表現的萎靡不振、全身無力。要想自己度過一個舒適的夏天,就必須了解夏季的飲食養生規則,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對于一整個夏季來講,養生還需要尤其注意對于心臟的養護,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鴨肉、蝦、鯽魚、瘦肉、食用菌等。
還應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以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
夏季的飲食宜多辛溫,少苦寒,節冷飲。夏天,因出汗過多,常感口渴,所以適當用些冷飲而不過量,可幫助體內散發熱量,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綠豆湯、荷葉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切忌因貪涼而暴食冷飲、冰雪、涼粉、冷粥,及生冷瓜果等。夏季要防范飲食不當,應進食一些既能祛濕又能加強脾胃功能的薏米粥、藿香茶、綠豆粥、涼拌馬齒莧,以清化濕熱,而清熱解毒。
口舌生瘡多進稀食
對于我們人體的臟腑來講,立夏的時候肝氣逐漸減弱,心氣則逐漸增強。
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保證胃腸功能正常,抵御暑熱侵襲,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立夏之后,人們大量排汗會造成人體陽氣不足;皮膚腠理易于開泄,而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藥品,可以使皮膚腠理適當收縮。烏梅、山楂、木瓜、五味子均具有收斂、固澀的特性,可以用來治療泄瀉、虛汗等病癥。夏季里,推薦大家自己動手在家做山楂糕,美味又健康。
夏季養生應多吃酸味食物少冷飲
立夏后陽氣上升,天氣逐漸升溫,多吃油膩,或易上火的食物,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易出現上火的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為解決此時脾胃功能紊亂,飲食上宜清淡、多補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據說熬立夏粥講究在村頭巷尾進行,就地挖灶坑,安上大鐵鍋,點火熬粥,炊煙裊裊。操持此粥的人,絕對是位慈祥善良、群眾威望高的老奶奶。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早、晚食粥,午餐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又能補養身體,有利于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此外,鴨肉、蝦、鯽魚、瘦肉、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薏米等,同樣具有增進食欲、補充營養、消暑健身的功效。
本期嘉賓介紹
劉納(營養專家)
劉納,1969年生于北京,先后就讀北京西城區的中古友誼小學、北京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曾任北京三甲醫院8年臨床醫生,研究生學習后從事高端人群全科醫療和私人保健工作,先后任加拿大使館指定醫生和衛生部下屬緊急救援中心和高級診所負責人。
從2005年起一直致力于社會主流媒體的營養科普事業,曾在北京電視臺《健康生活》、北京科教《健康大智慧》、中央1《生活早參考》中央4《海峽兩岸》、中國教育臺、上海東方衛視《健康一生》、湖南衛視《百科全說》、杭州電視臺《健康起義》、甘肅衛視《健康每一天》天津衛視《健康大講堂》山東衛視《養生》等做專家嘉賓和顧問。在時尚雜志設有營養專欄,如《TIMEOUT北京》,《時尚先生》,《美酒與美食》,《高爾夫度假》《東方早報》《學前教育》、《天下美食》、《東方養生》、《生命世界》等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夏天吃“酸”有好處
1、增強胃液殺菌能力
持續的高溫之下,及時的補充水分是非常的重要的。
飲水可維持人體充足的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排泄毒物、減輕心臟和腎臟負擔。但飲水多了會稀釋胃液,降低胃酸殺菌能力。吃些酸味食品可增加胃液酸度,健脾開胃,幫助殺菌和消化。
2、利于營養素的吸收
夏天需全面均衡營養,在高溫環境里,人體營養物質消耗相當大,除了一日三餐外,還要注意從蔬菜、水果、飲食中額外補充維生素C、B1、B2和A、D,鈣丟失多的人還要補充優質鈣制劑。多吃點酸味水果和食品可以增加和幫助鈣等營養素的吸收。
3、斂汗祛濕
夏季出汗多而易丟失津液,需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4、殺菌防病
夏季喜食生冷,用醋調味既可增進食欲,又能夠殺死菜中的細菌,可預防腸道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