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長期饑餓還會導致腦細胞的明顯減少(所以腦力工作者節食尤需謹慎)、貧血、免疫功能下降,而消化功能可能趨于停滯、胃排空減緩、腸道表面積縮小,甚至連維生素也無法吸收。
雖然以瘦為美的社會壓力是引起神經性進食障礙的主要原因,但大多數專家還是同意厭食癥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社會文化因素,還有心理因素、與大腦中神經遞質的改變也有一定關系。
減肥,慢才是王道
即使你就是不幸被“選中”,注定要成為胖子,也不是沒有戰勝“胖命運”的辦法。
Chanel的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費爾德(Karl Lagerfeld), 64 歲時決定減肥,在營養師的指導下,用13個月成功減掉42公斤,如愿以償地穿上了他“某天早上,一覺醒來突然想穿上的” Hedi Slimane服裝。既沒有挨餓,也沒有做什么額外運動。后來他發表文章講述了他的減肥心得,還與他的指導醫生一起推出了一本《卡爾-拉格費爾德減肥食譜》(The Karl Lagerfeld Diet)。
就像這篇文章非常的一句話寫到的,“如果胖上個十幾公斤或是穿不穿時髦的衣服,對你來說都無關緊要,那我這篇文章就不是為你寫的” ,確實,正確的態度很重要,假如你有足夠的信念和耐心,不必像芙蓉姐姐那樣“痛下決心”,(請看:"向芙蓉姐姐學習自我打擊減肥法") 也可以成功減肥。劉玄重教授介紹,不必過度節食,合理膳食,別餓著,即使每年只減掉2.5-5千克,也是比較理想的。
高海拔減肥法,旅游也可以減肥!
當你站在海拔2600米的山頂上俯瞰壯美的風景,你可曾想到你的脂肪也在飛翔。
2011年4月發表在美國《肥胖》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稱,高海拔有助于減肥。這是慕尼黑的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做的一項研究。他們把一批久坐不動的胖人拉到高海拔地區,讓他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并禁止做任何運動,一周下來,他們平均瘦了3磅(約1.36千克)左右,更妙的是“下來”的一個月之后,還能繼續瘦上2磅(約0.9千克)。
由于高原反應會帶來頭痛、惡心、食欲下降等情況,會影響實驗結果,研究人員選擇了不那么高的海拔:8700英尺(約為2652米,相當于我國云南川東、四川甘孜、秦嶺的部分地區)。結果發現,這些人都比平時吃得少了。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人們體內的瘦素(leptin),一種使人產生飽腹感的激素,在高海拔地區增加了;而胃生長素(grehlin),一種能使人感到饑餓的激素,水平并沒有變。他們還發現,這些人的新陳代謝率也提高了,這意味著能比在平時消耗更多能量。
怎么,是不是很誘人?不過遺憾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的胃口在6個月以后都無一例外地恢復了,體重隨之也會“還原”,想用高海拔減肥,只能不斷“上去”,下來;再“上去”,下來。果然還是應驗了那個比喻“出去旅游,總是要回來的。”
生活中的減肥騙局
一些時尚雜志正努力鼓吹局部減肥改變體型,讓胖妞兒變身時尚女郎。但科學數據卻并不支持他們的良苦用心。但關于減肥和肥胖,你應該知道三件事兒:
你減或不減,體型就在那里,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