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休閑的時候都吃些什么好呢?有的人會說不用吃東西喝些茶就好了,零食在人印象中是屬于小孩吃的食物,與老年人一點關系都沒有,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健康一身輕聽于康老師講老年人吃什么好。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零食
老年人要適當吃些零食
吃零食不是孩子們的專利,近日發表在《美國飲食學會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老人每天吃點零食對身體是有益的,因為零食是老年人每天補充熱量和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
這項研究調查了2000名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研究發現,84%的受訪者每天除了吃正餐外,還要吃零食作為補充。
與不吃零食者相比,吃零食的人每天要多攝入250卡路里熱量。研究負責人美國阿拉巴馬州奧本大學助理教授克萊爾說:“目前很多老年人攝入熱量正在呈現下降的趨勢,這跟他們食欲下降有關,從而導致一些老年人面臨營養不良和體重下降的危險。”
而零食中的營養物質對老年人十分有益。“建議老人選擇水果、蔬菜、魚及全麥食品等當零食。” 中國老人是否也應當吃零食呢?
對此,《生命時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協和醫院腸外腸內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陳偉。他說,中國老人也是發生營養不良的重要人群。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使老人的營養攝入相對減少,因此建議中國老人在三餐之外也適當吃些零食,以補充營養攝入不足。
老年人的零食可以選擇維生素含量高的新鮮水果,蘋果、香蕉、橘子、獼猴桃等,每次一個就好。堅果也是好選擇,如葵花子、南瓜子、花生、核桃仁、松子等,但由于熱量太高,因此瓜子、花生、松子限制在10粒左右,核桃仁兩整個就足夠了,不宜過多。
此外,奶類及其制品,各種主食類點心、餅干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主食不要超過一兩,牛奶不要超過一袋。 老人補零食應當遵守“3+3”原則,就是早餐和午餐之間的9點至10點加第一餐,午餐和晚餐之間的3點至4點加第二餐,晚上睡覺前一個小時,或者晚上散步后加第三餐。
但陳偉不建議肥胖的老人加后一餐,以防肥胖加重。 陳偉還強調,肥胖或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對高糖的巧克力和糖果好敬而遠之。還要保證零食不能影響正餐,每次不能多吃,只要讓胃腸保持不饑不飽的狀態,營養就能均衡了。
老年人吃什么好
春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也應食用,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這類食物有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我國醫學還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是因為春季肝氣旺,肝氣旺會影響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癥。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春季養生“當需食補”。但必須根據春天人體陽氣逐漸生發的特點,選擇其平補、清補的飲食,以免適得其反。
營養學家認為,中老年人有早衰現象者、患有各種慢性病而體形孱瘦者、腰酸眩暈、臉色萎黃、精神萎靡者,均可利用春天這個季節,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選擇適當的食補方法,以防病治病。
老年人有上述情況者,可采用平補飲食。具有這種作用的食物有:蕎麥、薏仁等谷類,豆漿、赤豆等豆類,橘子、蘋果等水果以及芝麻、核桃等,可長期服用。
老年人如有陰虛內熱者,可選用清補的方法。這類食物有:梨、蓮藕、薺菜、百合等。此類食物食性偏涼,食后有清熱消炎作用,有助于改善不良體質。病中或病后恢復期的老年人的進補,一般應以清涼、素凈、味鮮可口、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可選用大米粥、蓮子粥、青菜泥、肉松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遼寧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于康,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主任醫師營養科副主任,出版過《臨床營養治療學》、《臨床營養醫師速查手冊》、《作自己的營養醫生》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