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的食用油容易導致很多的疾病,那么你知道怎樣食用油健康嗎,敬請收看本期的貴州衛視養生視頻聽聽劉納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加拿大使館指定醫生和衛生部下屬緊急救援中心和高級診所負責人劉納,講怎樣食用油健康。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怎樣食用油健康
人們攝入脂肪酸的途徑主要有:
1、進食動物性食物,除魚外,動物性食品中的脂肪酸多為飽和脂肪酸;
2、植物油,植物油中的脂肪酸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3、食物補充,堅果類如核桃、花生、瓜子等。此外,其他食物也含有少量的脂肪酸。
日常生活中,動物脂肪和其他食物中脂肪的攝入一般比較固定,而植物油脂的品種、食用量卻容易改變,因此,保持脂肪酸的平衡可以依靠植物油的調整來獲得。
植物油是不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但每一種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比例都不一樣,有的相差甚遠。消費者可以在一段時期內幾種植物油交替食用,使攝入人體的脂肪酸種類、比例比較符合人體健康的需要。但交替食用無法準確、定量的使脂肪酸的攝入達到平衡。食用調和油是根據我國人民的習慣膳食中脂肪酸的種類、含量,將幾種植物油調和,使植物油中的脂肪酸配合食物中的脂肪酸后更趨于平衡,滿足人體需要,因此通過食用對脂肪酸進行調配過的調和油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
但是,植物油也是脂肪,是一種高能物質,攝入過多照樣會引起肥胖,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性增加。因此也需要控制其攝入量,達到與飽和脂肪酸的平衡,并控制總脂肪攝入量不超過能量的30%(約60-70克)。中國營養學會膳食平衡寶塔內推薦的食用油的使用量為每人每天25克。此外,植物油容易氧化,特別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加速脂肪的氧化酸敗,因此,植物油的保存應避光,減少與空氣的接觸。
油渣主要成分為多種脂的混合物,含有大量脂肪,還有少量表皮,如果溫度過高受熱,產生糊焦狀物,會有部分碳黑形成。
長期食用油渣,可能產生膽固醇增高,高血壓等肥胖病,如果油渣太糊太焦,好不要食用。油渣中仍含有大量動物脂肪,屬于飽和脂肪酸,即硬脂,少吃無妨,多吃對人體有害。它不但可引起肥胖,還可使膽固醇升高,導致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方便面中的油包大部分由油渣制成,所以應少量使用或不食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貴州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劉納
1969年生于北京,先后就讀北京西城區的中古友誼小學、北京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曾任北京三甲醫院8年臨床醫生,研究生學習后從事高端人群全科醫療和私人保健工作,先后任加拿大使館指定醫生和衛生部下屬緊急救援中心和高級診所負責人。從2005年起一直致力于社會主流媒體的營養科普事業,曾在北京電視臺《健康生活》、北京科教《健康大智慧》、中央1《生活早參考》中央4《海峽兩岸》、中國教育臺、上海東方衛視《健康一生》、湖南衛視《百科全說》、杭州電視臺《健康起義》、甘肅衛視《健康每一天》天津衛視《健康大講堂》山東衛視《養生》等做專家嘉賓和顧問。在時尚雜志設有營養專欄,如《TIMEOUT北京》,《時尚先生》,《美酒與美食》,《高爾夫度假》《東方早報》《學前教育》、《天下美食》、《東方養生》、《生命世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