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你家的孩子有沒有遇到誤食雜物的時候,導致食道狹窄,結果什么都吃不下,吃什么吐什么,今天我們就遇到了這種病人,下面就請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施瑞華教授來具體為我們談談這個疾病該怎么辦!
下面是本期節目的相關內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施瑞華,男,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消化病學教研室主任;曾留學英國Sheffield大學,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分會全國委員,江蘇省消化病學會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重點學科(胃腸)主任,衛生部消化內鏡診療培訓基地主任,衛生部消化內鏡消毒滅菌培訓基地主任,衛生部消化醫師培訓基地主任,臨床藥理基地主任,OMOM膠囊內鏡國家“863”攻關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 “135”和“興衛工程”醫學重點人才,江蘇省“333”重點培養人才。系《南京醫科大學學報》、《中華消化內鏡雜志》、《世界華人消化雜志》、《中華內科雜志》電子版、《藥學與臨床》、《江蘇醫藥》等編委及常務編委。
發表論文60余篇(SCI文章6篇),主編/副主編專著4部,主持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4項,獲省廳級獎項8項。主要從事上消化道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參與國內幽門螺桿菌診療共識意見的制定,著重研究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關系。
特色技術:
1. 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的內鏡下擴張及支架置入治療等; 2. 消化道早期病變內鏡下診治(EMR,ESD); 3. 重癥胰腺炎的救治; 4. 消化道出血的內鏡下治療。
本病是因食管胚胎發育過程中,氣管、食管隔膜基底部或食管側嵴中胚葉成分過度增生的結果,多發生在氣管分叉以下位置。
后天性狹窄常見原因:
1.食管粘膜上皮因炎癥破壞或化學藥品腐蝕,修復后形成瘢痕性狹窄;
2.食管腫瘤如食管癌不同程度阻塞食管管腔;
3.食管周圍組織病變從外部壓迫食管所致,如肺及縱隔腫瘤,動脈瘤,甲狀腺腫等。
食管的管徑并非上下均勻一致,由于食管本身的結構特點以及鄰近器官的影響,食管呈現3個狹窄部。
第一狹窄部位于咽與食管交接處,距中切牙15cm;
第二狹窄部位于氣管杈水平,左主支氣管跨越其前方,相當于胸骨角或第4與第5胸椎椎間盤水平,距中切牙25cm;
第三狹窄部為食管通過膈食管裂孔處,相當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37~40cm。
食管的兩端,即第一和第三狹窄部經常處于閉合狀態,前者阻止在吸氣時空氣從咽進入食管,后者可防止胃內容物逆流入食管。第二狹窄部由鄰近的主動脈弓和左主支氣管擠壓所致,此狹窄部并不影響食物的通過,也無生理功能上的意義,但第二狹窄部常是異物嵌頓滯留及食管癌的好發部位。
治療方案
1.手術方法
(1)食管擴張術食管擴張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近年用的氣囊擴張替代了硬性擴張條。適用于膜狀蹼較薄者的治療。
(2)膜狀蹼切除術若膜狀蹼厚而堅韌,擴張無效,可切開食管,切除環形黏膜,再將食管黏膜對攏吻合。亦有在內鏡下成功切除先天性食管蹼的報道。必要時術后繼續擴張。
(3)食管部分切除術對繼發于氣管、支氣管組織殘存物的先天性食管狹窄和纖維肌肉肥厚型狹窄可行食管部分切除。狹窄段<3cm者,可于狹窄部分切除后,給予食管端端吻合,術中注意保護迷走神經與會咽神經。對于長段纖維肌肉肥厚引起的先天性食管狹窄,經擴張術無效可作代食管手術。如狹窄靠近胃食管連結部,可推薦作節段性切除后食管吻合術,并加作抗反流手術;后者常用的有改良Hill胃壁固定術、Nissen胃底折疊術等預防反流。Collis胃成形術也曾被報道是一種有效的處理食管縮短和術后胃食管反流。
2.手術定位與路徑選擇手術關鍵是明確狹窄部位與手術途徑,右側經胸途徑為常用,但左側經胸路往往對中段狹窄有助。如果下端狹窄也可以經腹徑路。手術時食管內置入氣囊擴張條有利于正確定位。
并發癥狀
由于喂奶或進食后發生食物反流,反流食物和唾液可進入氣管,引起吸入性氣管炎或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