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很多小朋友長不高的原因就是鈣含量攝入太少,家長應在孩子的發育期多多給孩子補鈣,那喝牛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何正確的喝牛奶?補鈣有什么重要性呢?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于康,主題是腸出營養來(3),主要介紹牛奶、補鈣、骨骼內效應、骨骼外效應等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補鈣時3大注意:
1.單獨補充——補鈣和補充其他礦物質分開補充。
2. 含有維生素D的鈣片補充。
3. 在臨睡前食用,或午餐和晚餐之間食用更容易被吸收 。
喝牛奶的禁忌:
牛奶越濃越好是不科學的
喝牛奶的好處 有人認為,牛奶越濃,孩子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也有的家長惟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其實,嬰幼兒喝的牛奶濃淡應該與孩子的年齡成正比,其濃度要按月齡逐漸遞增,即便是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牛奶中摻水的比例也應根據消化情況逐步減少。如果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體重非但不能增加,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臟器嬌嫩,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奶粉沖得過濃,或者在新鮮牛奶中摻入奶粉,其營養成分濃度升高,超過了嬰幼兒的胃腸道消化吸收限度,不但消化不了,還可能損傷消化器官。所以,如果以牛奶喂養嬰幼兒,應視牛奶的質量、孩子的年齡來決定加水多少。
放糖過多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許多家長的“共識”。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如果加糖過多,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弊無利。過多的糖進入嬰兒體內,會將水分潴留在身體中,使肌肉和皮下組織變得松軟無力。豆漿雞蛋能一起吃嗎?
用牛奶服藥
有人認為,用有營養的東西送服藥物肯定有好處,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飲食誤區。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相同的時間內非牛奶服藥者明顯偏低。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后各1~2小時內好不要喝牛奶。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于康
于康,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主任醫師營養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委員,中國烹飪協會營養專業委員會理事及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循證臨床營養委員會青年委員兼學術秘書,北京昭光大眾健康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市健康教育協會常務理事,衛生部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孤殘兒童醫療救助顧問團副團長,《中國臨床營養雜志》副總編,《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編委,《食品安全與健康顧問》編委,《糖尿病天地》編委,《循證醫學雜志》和《健康世界雜志》特邀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