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長命百歲,但是其實70-79歲這個年齡段認識比較的危險的,因為這個時期可能會有很多的不定因素的,我們應該如何長壽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的長壽秘訣有哪些吧!
中醫長壽的方法很多的,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保健身體的,但是我們卻并不知道長壽的秘訣在哪,以下詳細介紹下的。
中醫流傳的4種長壽秘訣
70至79歲是長壽關鍵期
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并不是隨著年齡的升高而線性地減弱的。70~79歲是一個危險期,這段時期各種器官衰退較快,是各種老年病的多發時段,常易出現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而進入80歲以后,這些疾病就會出現下降趨勢,精神和機體的健康有可能恢復到60~69歲年齡段那樣的水平。
因而,70~79歲這一年齡階段被稱為危險年齡段。老年人欲獲高壽,70~79歲這10年的保健是至關重要的。
專家提醒,老年人在70~79歲時,更要注意生活規律化,多散步,多呼吸新鮮空氣,不要過于疲勞,戒煙少酒,以食用高蛋白、多維生素、少脂肪為原則,定期測血壓、血糖、血脂等。
中醫推薦了四種有效的長壽方法
第一,練習爬行。爬行是鍛煉心肺功能的一種重要方法,還能改善血液循環和營養代謝。常見的爬行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壁虎式爬行,全身著地,腹部和地面輕微接觸,有利于促進消化和改善睡眠;另一種是跪式爬行,四肢著地,可讓人放松,改善膝關節的營養循環代謝。但注意有高血壓等疾病的老人,好詢問醫生之后再做。
第二,腹式呼吸。研究證明,堅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動范圍增加4厘米,肺的通氣量大大提高。
第三,順應四時陰陽變化。春天多出門散步,吸收自然中的陽氣;夏天晚睡早起,多出汗;秋天早睡早起,收斂神氣;冬天避寒就溫,少出汗、多曬太陽。
第四,吃粗糧,少食多餐。不要讓你的消化系統過于疲憊。
心態平和也是許多長壽老人的共同特點,從中醫角度看,受了委屈不要怨天尤人;身處逆境時,多發掘事物積極的一面;坦然面對問題、堅定立場、學會沉默;學會換位思考,包容一切;淡泊名利。只有這樣,才能健康長壽。
中醫告訴如何能長壽
1、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涌泉穴。“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2、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惡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