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草藥甘草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以質堅實而重,皮細而緊有柚溝,斷面黃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纖維少者為佳;內含甘草甜素、甘草素、異甘草素、甘草甙、異甘草甙等,動物實驗證明甘草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和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此外,尚具有鎮咳,鎮痛,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功能補脾和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解毒,調和諸藥,適用于脾胃虛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瘡瘍腫毒,中毒等癥。
用量:1.5-9克,不宜與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中醫草藥太子參
太子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又稱孩兒參,是一味很好的清補之品,內含果糖,淀粉,皂甙,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有強壯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可用于脾氣虛弱的食少,倦怠小兒清瘦;肺虛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氣陰兩虧等病癥。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風處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中醫草藥人參
這是重要,人參是名貴的補氣中藥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溫,功能大補元氣,益智安神,為補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證實,人參有促進人體細胞發育,增加細胞分裂次數的作用,而美國學者誨弗利克認為,人體細胞大約分裂50次就停止丁,細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達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歲,由于人參大補元氣,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脈微弱,血壓低的休克等癥。此外,由于人參有補益強壯作用,可抗衰老,適用于久病體虛,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癥。
現代研究證實,人參含有多種皂甙和揮發油,多糖類,維生素BI、B2、C等成分;對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有促性激素樣作用,還有強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強造血機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此外,人參還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抑制高膽固醇血癥的發生,對慢性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
若燉服,用量一般3--9克;燉時要用慢火煮沸1小時以上,以便把人參有效成分煎出,保證療效。若吞服,將人參干燥后,研為細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將人參切碎,放人好米酒內浸泡,—般1個月后便可飲服,每次兩2湯匙,1日2次。
中醫草藥白術
白術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的根莖,以浙江出產的白術為好,為健脾益氣的主要藥物;內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蒼術醇和蒼術酮,含有維生素A類物質,有保護肝臟,降低血糖,增強體力等作用;能促進胃腸液分泌,有增強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細胞效應。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甘、苦,功能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脾虛運化失司,水濕停留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癥。
用量:5—15克,凡陰虛內熱,津液虧耗,舌苔光剝,唇燥口干者不宜使用。
結語:要想身體好,自己衰老的慢一些,那么就要補氣、補血、養精,這樣才有利于身體健康的哦。而補氣血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通過中藥補氣血,也就有通過穴位按摩的方法來補氣血的哦,大家可以都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