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美白“中藥之子”
白附子性味辛、甘、熱,有毒,常用來祛風除贅和散寒化痰,及治療面癬、偏頭痛等。在美容護膚上,它則可以預防面部皮膚病和引導其它中藥到達面部,使其發揮藥力。《本草經疏》記載,白附子“性燥而升,風藥中陽草也……風性升騰,辛濕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藥勢也。”
美容功效: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臉并以白蜜涂于紙上貼面上,則面部黑色素斑可漸消退。由于白附子有小毒,有較強刺激性,因此它一定要和其它中藥粉混合使用,如果是皮膚敏感的朋友,則好不要使用。另外,白附子和附子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中藥。
關于中藥美容,中醫素來就有“以皮治皮”之說,皮藥入皮,可直達病體,起到美容作用,如白楊皮、木蘭皮、石榴皮等。此外,中醫還有“以色補色”之說,花瓣嬌艷,質輕上達,令氣血上榮于面,使人容顏姣好,如桃花、玫瑰花、旋覆花等。愛美人士可以根據個人的皮膚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各種中藥美容法。
白芷:給肌膚水一樣的滋潤
白芷味香色白,微溫,入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因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所以又名香白芷。其外用為美容要藥,古代美容方多用之。《日華子本草》記載其“去面皮平疵瘕”。《本草綱目》謂其有“長肌膚,調澤顏色,可作面脂”之效,面脂即當今流行的面膜。
美容功效:柔嫩的肌膚潤澤光滑,滋潤的容顏呈現出水一樣的靈氣。市場上以其為原料的化妝品和美容品層出不窮,而“原滋原味”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為顯著:白芷水煎劑對體外多種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環,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延緩皮膚衰老。
白蘇:美容的魅力使者
白蘇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臨床常用藥,又能食用,入藥形式以莖稱紫梗,葉又稱蘇葉,解表,子又稱蘇子,是蘇子降氣湯的重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氣寬中。主治感冒發熱,怕冷,無汗,胸悶,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癥。
美容功效:白蘇的美容效應在愛美人士中引起的反響,足以表明白蘇的魅力所在。將鮮白蘇葉擦于腋下可去腫瘤,更奇妙的是:它具有特異的芳香,能將令人尷尬的狐臭一掃而空。干燥、起皺、灰黃的皮膚尤其適合用白蘇美容,富有彈性而潔白的肌膚是白蘇給渴望美白的人士帶來的福音。
當歸:給肌膚健康氣色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心、脾經,自古以來一直作為婦科要藥,有補血活血、祛淤生新的功用,對于因血虛所致的面色不華有較好的療效。現代研究發現,當歸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止血止痛,消心安神;還被稱作為皮膚、毛發、五官的“建筑材料”,能使人容貌煥發,皮膚細嫩。
美容功效:長期服用當歸,可使面部皮膚重現紅潤色澤。當歸中豐富的微量元素,能夠營養機體皮膚、防止粗糙。此外,當歸能夠擴張頭皮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所以,其能夠防止脫發和白發,促進頭發烏黑光澤。
川芎:給肌膚行血動力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作用廣泛,尤為婦科調經要藥。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止痛解毒之效,同時可以潤澤肌膚、祛風活血、祛斑療瘡,以達美容之功。現代研究證實,本品具有降低血壓、防止血栓形成、抗癌、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美容功效:川芎對微循環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其水浸液對某些致病性皮膚真菌有較強的抑制力。川芎還有抗維生素E缺乏的作用。此外,川芎還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從而對黑斑、雀斑、老年斑能起到治療作用。
白蒺藜:給你嬰兒般的肌膚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屬于平肝息風藥,味苦辛,溫,入肝、肺經,具有平肝解郁,祛風明目的效用。用于肝陽眩暈頭痛,肝郁脅痛,風熱頭痛,目赤腫痛,皮膚瘙癢等癥的治療。其含有多種生物堿和甙類,有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其中所含的過氧化物分解酶,具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久服可祛臉上瘢痕,并讓肌膚柔嫩潤滑。
美容功效:本品能祛瘢痕、祛斑。治療面部瘢痕,常與梔子配伍,研末醋調,夜涂旦洗;或再加木蘭皮,研末醋調,即《千金翼方》之治黑瘢方。《備急千金要方》單用本品研末沖服,治白癜風。血虛氣弱及孕婦慎用。
白芨:讓肌膚更光滑
白芨屬止血類藥,傳統上它對肺結核、肛裂等癥有較好療效,是歷代醫家治療肺癆的主藥之一,能補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自古以來白芨也是美容良藥,被譽為“美白仙子”,可治痤瘡、體癬、疤痕等皮膚病。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揮發油、粘液質等成分,外用涂擦,可消除臉上痤瘡留下的痕跡。《藥性論》云其“治面上瘡,令人肌滑”。
美容功效:滋潤肌膚,令肌膚光滑如玉。尤為對風吹日曬較多,皮膚顯得粗糙或是皺紋等與實際年齡偏差較大的人有良效。盤點各種具有美白護膚功效的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