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下注型痛經患者平素應多吃一些具有清熱除濕、化淤止痛作用的食物,如馬齒莧、絲瓜、苦瓜、紅小豆、綠豆、薏米、油菜、香椿葉、萵苣、蓮藕、冬瓜、芹菜等。
氣血虛弱型痛經患者平素應適當多吃一些具有益氣養血、調經止痛作用的食物,如紅薯、山藥、栗子、雞肉、牛奶、土豆、葡萄、桂圓、大棗等。
肝腎不足型痛經患者平素應適當多吃一些具有補益肝腎、調經止痛作用的食物,如枸杞子、桑椹子、核桃仁、黑豆、黑米、黑芝麻等。
希望以上的介紹可以解決女性痛經困擾,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女性痛經時認為只靠忍就可以,其實聽取醫囑才是正確選擇。
按摩四個穴位有效緩解痛經
通過按摩治療痛經的話,我們 一般多會在月經來之前一個星期就開始,等到月經來的時候就停止,再到下次月經來之前我們再進行。
三陰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陰交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陰交1分鐘。
按揉三陰交功效: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太沖穴
穴位位置: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揉太沖功效:具有明顯疏肝止痛的作用。不僅可以治療痛經,還可以治療一切婦科疾病。
子宮穴
穴位位置:子宮穴位于下腹部,臍下一橫掌處(臍下4寸)正中。左右旁開四橫指(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有一點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酸脹為度,操作5分鐘,以腹腔內有熱感為佳。
點揉子宮穴功效: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療效顯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的作用。
血海穴
穴位位置: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兩個大拇指重疊按壓這個穴位,痛經的時候通常左腿也會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個暖水袋效果會更好。
揉按血海穴功效:具有引血歸經,治療血分諸病的作用,按壓血海穴能夠緩解月經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療須在經前當下腹部、腰骶部出現疼痛時操作。如手法得當,可使經期提前1~2天,隨著經血排出,疼痛也會隨之消失或減輕。
結語:痛經讓多少人苦不堪言,如果你也受這個折磨的話,那么我們不妨試試上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些治療痛經的方法吧。益母草煮雞蛋的效果是不錯的,小編覺得。除此之外,我們平時也要注意包保暖,不要總是吃冰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