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的穴位
豐隆穴是化痰祛濕的經驗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無形之痰。
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按摩方法
豐隆穴和陰陵泉這兩個穴位我們每天都一起揉揉,每天十分鐘,要均勻,慢慢的,這就相當于服了身體自帶的化痰湯。
十分推薦給平時頭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膩、胸腹脹滿、形體肥胖的痰濕之人。
痰的病證特點:痰滯在肺,可見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暢,而見胸悶心悸。
痰迷心竅,則可見神昏,癡呆;;痰火擾心,則發為癲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見惡心,嘔吐,胃脘痞滿;痰在經絡筋骨,則可致瘰疬痰核,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陰疽流注等;痰濁上犯于頭,可見眩暈,昏冒;痰氣凝結咽喉,則可出現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癥。
中醫認識痰飲病證,除根據臨床病證特點外,還常結合舌苔滑膩,脈滑或弦等全面綜合分析,以進行判斷。
中醫有“見痰休治痰”之說。生痰之源有寒、熱、燥、濕、風、郁、虛之別,風又有外風、內風(肝風內動)之異,虛也有心、肺、脾、腎的不同。當堅持辨證以求其本,標本同治方為上策。治痰當調氣。盡管痰證的表現千奇百怪,但痰的產生與氣機不調有關系。常用的化痰藥物貝母?!段迨》健分幸嘤涊d有常用的化痰藥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附(白附子)等。
中醫分析痰多的原因
中醫認為,痰是體內水液的病理性代謝產物。
第一、體質虛弱,中氣不足,由于脾虛不運,可以使水濕停留,凝聚為痰。
第二、患有鼻炎,炎癥作用下鼻粘膜分泌大量膿性且粘稠度很高的分泌物,經鼻纖毛運送至鼻咽并粘附于鼻咽處,導致咽部異物感,進而通過咳嗽咳出。
第三、脾胃薄弱,宿滯逗留,損傷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陽被傷;或因熱病飲水過多,脾運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濕停留,聚集為痰。還有恣食肥甘,胃中濁氣郁蒸,釀濕生熱也可以化為痰濁。
第四、外感失治,或體弱屢患外感,肺氣被傷,不能輸津四布,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貯于肺,肺氣不利,痰涌氣道而發,必致咳嗽痰多。
結語:喉嚨里被痰堵著是非常的不舒服的,因為我們一定要學會祛痰的方法,中醫祛痰常用的穴位有豐隆穴和陰陵泉,大家每天可以按揉十分鐘左右的哦。除此之外,再配合引用一些祛痰的湯藥是好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