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破傷風的預防
1.主動免疫
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作為抗原,使人體產生抗體以達到免疫目的。采用類毒素基礎免疫通常需注射三次。首次在皮下注射0.5ml,間隔4~6周再注射0.5ml,第2針后6~12個月再注射0.5ml,此三次注射稱為基礎注射。以后每隔5~7年皮下注射類毒素0.5ml,作為強化注射。免疫力在首次注射后10日內產生,30日后能達到有效保護的抗體濃度。
2.被動免疫
該方法適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動免疫注射,而傷口污染、清創不當以及嚴重的開放性損傷病人。破傷風抗毒血清(TAT)是常用的被動免疫制劑,但有抗原性可到敏。常用劑量是1500U肌注,傷口污染重或受傷超過12小時者,劑量加倍,有效作用維持10日左右。注射前應作過敏試驗。TAT皮內試驗過敏者,可采用脫敏法注射。
五、破傷風的臨床表現
破傷風潛伏期通常為7~8天,可短至24小時或長達數月、數年。潛伏期短者,預后越差。約90%的患者在受傷后2周內發病,偶見患者在摘除體內存留多年的異物后出現破傷風癥狀。
前軀癥狀是全身乏力、頭暈、頭痛、咀嚼無力、局部肌肉發緊、扯痛、反射亢進等。典型癥狀是在肌緊張性收縮(肌強直、發硬)的基礎上,陣發性強烈痙攣,通常先受影響的肌群是咀嚼肌,隨后順序為面部表情肌、頸、背、腹、四肢肌,后為膈肌。相應出現的征象為:張口困難(牙關緊閉)、蹙眉、口角下縮、咧嘴“苦笑”、頸部強直、頭后仰;當背、腹肌同時收縮,因背部肌群較為有力,軀干因而扭曲成弓、結合頸、四肢的屈膝、彎肘、半握拳等痙攣姿態,形成“角弓反張”或“側弓反張”;膈肌受影響后,發作時面唇青紫,通氣困難,可出現呼吸暫停。上述發作可因輕微的刺激,如光、聲、接觸、飲水等而誘發。
間隙期長短不一,發作頻繁者,常示病情嚴重。發作時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每次發作時間由數秒至數分鐘不等。強烈的肌痙攣,可使肌斷裂,甚至發生骨折。膀胱括約肌痙攣可引起尿潴留。持續的呼吸肌和膈肌痙攣,可造成呼吸驟停。患者死亡原因多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發癥。
病程一般為3~4周,如積極治療、不發生特殊并發癥者,發作的程度可逐步減輕,緩解期平均約1周。但肌緊張與反射亢進可繼續一段時間;恢復期還可出現一些精神癥狀,如幻覺、言語、行動錯亂等,但多能自行恢復。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所有有關破傷風的先關知識,相信大家以后遇到這種問題就會有自己的解決辦法了,不會在遇到這種問題會出現心情害怕,不高興等情緒,那么我們就可以輕松的對待破傷風了。